神祇
- 拼音shén qí
- 注音ㄕㄣˊ ㄑ一ˊ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神祇[ shén qí ]
⒈ ?指天神和地神,泛指神明。
例吾不知子之牧羊,何所用哉?神祇豈宰殺乎?——唐·李朝威《柳毅傳》
英god;
引證解釋
⒈ ?天神與地神。
引《書·湯誥》:“爾萬方百姓,罹其兇害,弗忍荼毒,并告無辜于上下神祇?!?br />孔 傳:“并告無罪稱寃訴天地?!?br />《史記·宋微子世家》:“今 殷 民乃陋淫神祇之祀?!?br />裴駰 集解引 馬融 曰:“天曰神,地曰祇?!?br />唐 韓愈 《與孟尚書書》:“天地神祇,昭布森列,非可誣也。”
《水滸傳》第九八回:“當(dāng)下儐相贊禮, 全羽 與 瓊英 披紅掛錦,雙雙兒交拜神祇,后拜 鄔梨 假岳丈?!?/span>
⒉ ?謂司中、司命、風(fēng)師、雨師。
引《禮記·月令》:“﹝季冬之月﹞乃畢山川之祀,及帝之大臣、天之神祇?!?br />鄭玄 注:“天之神祇,司中、司命、風(fēng)師、雨師?!?/span>
⒊ ?泛指神靈。
引漢 趙曄 《吳越春秋·勾踐伐吳外傳》:“吾自 禹 之后,承 元常 之德,蒙天靈之祐,神祇之福,從窮 越 之地,籍 楚 之前鋒,以摧 吳王 之干戈?!?br />晉 葛洪 《神仙傳·郭璞》:“向見日月星辰之精靈,五岳四海之神祇。”
《武王伐紂平話》卷下:“上祭天,下祭地,中祭神祇。”
馮至 《伍子胥》:“他們懷念著故鄉(xiāng)的景色、故鄉(xiāng)的神祇, 伍尚 要回到那里去…… 子胥 卻要走到遠(yuǎn)方?!?/span>
國語辭典
神祇[ shén qí ]
⒈ ?天神與地祇。泛指神明。
引唐·李朝威《柳毅傳》:「吾不知子之牧羊,何所用哉?神祇豈宰殺乎?」
《西游記·第七回》:「將五行山,召一尊土地神祇,會同五方揭諦,居住此山監(jiān)押?!?/span>
英語gods
德語G?tter (S)?, Gottheit (S)?
神祇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神 | shén | 礻 | 9畫 | 基本字義 神 shén(ㄕㄣˊ) ⒈ ?迷信的人稱天地萬物的創(chuàng)造者和所崇拜的人死后的精靈:神仙。神怪。神主。神社。神農(nóng)。神甫。神權(quán)。鬼使神差。 ⒉ ?不可思議的,特別希奇的:神秘。神奇。神異。神話。神機(jī)妙算。 ⒊ ?不平凡的,特別高超的:神勇。神醫(yī)。神通。神圣。神速。 ⒋ ?心思,心力,注意力:勞神。凝神。神魂顛倒。 ⒌ ?表情:神色。神采。神姿。神志。 ⒍ ?精神:神清氣爽。 ⒎ ?姓。 異體字 ? 漢英互譯 clever、deity、divinity、inf |
祇 | zhǐ qí | 礻 | 8畫 | 基本字義 祇 zhǐ(ㄓˇ) ⒈ ?正、恰、只?!对娊?jīng)?小雅?何人斯》:“胡逝我梁,祇攪我心?!比龂?魏?曹丕《煌煌京洛行》:“多言寡誠,祇令事敗?!?其他字義 祇 qí(ㄑ一ˊ) ⒈ ?地神。說文解字:“祇,地祇,提出萬物者也?!比纾骸吧竦o”。 ⒉ ?安心?!对娊?jīng)?小雅?何人斯》:“壹者之來,俾我祇也?!编嵭?箋:“一者之來見我,我則知之,是使我心安也?!?⒊ ?大?!兑捉?jīng)?繫辭下》:“不遠(yuǎn)復(fù),無祇悔?!?異體字 示 秖 造字法 |
神祇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神祇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