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胡
- 拼音nán hú
- 注音ㄋㄢˊ ㄏㄨˊ
- 詞性名詞
- 組合暫無(wú)組合信息
詞語(yǔ)解釋
南胡[ nán hú ]
⒈ ?樂器名。胡琴的一種,即二胡。因原先流行在南方,故稱。參見“二胡”。
引證解釋
⒈ ?樂器名。胡琴的一種,即二胡。因原先流行在南方,故稱。參見“二胡”。
國(guó)語(yǔ)辭典
南胡[ nán hú ]
⒈ ?樂器名。一種胡琴,屬拉弦樂器。木制琴筒,琴桿較長(zhǎng),蒙以蛇皮或蟒皮,聲音柔和圓潤(rùn),因流行于江南一帶,南方人稱為「南胡」。
南胡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南 | nán nā | 十 | 9畫 | 基本字義 南 nán(ㄋㄢˊ) ⒈ ?方向,早晨面對(duì)太陽(yáng),右手的一邊,與“北”相對(duì):南北。南方。南面。南國(guó)(指中國(guó)南部)。南陲(南部邊疆)。南極。南半球。 ⒉ ?姓。 其他字義 南 n?。è栓冢?⒈ ?〔南無(wú)(mó)〕佛教用語(yǔ),意思是合掌稽首,表示對(duì)佛尊敬或皈依,常加于佛、菩薩名的前面,如“南南阿彌陀佛”、“南南觀世音菩薩”。 異體字 漢英互譯 south 相關(guān)字詞 北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south; southern part; southward |
胡 | hú | 月 | 9畫 | 基本字義 胡(鬍) hú(ㄏㄨˊ) ⒈ ?中國(guó)古代稱北邊的或西域的民族:胡人。胡服。胡姬(西域出生的少女)。胡越(“胡”在北方;“越”在南方,喻疏遠(yuǎn)、隔絕)。 ⒉ ?泛指外國(guó)或外族的:胡椒。胡瓜(黃瓜)。胡琴。胡笳(古代北方民族的一種管樂器)。 ⒊ ?亂,無(wú)道理:胡來(lái)。胡鬧。胡吹。胡言亂語(yǔ)。 ⒋ ?文言疑問(wèn)詞,為什么,何故:胡不歸?“胡取禾三百廛兮?” ⒌ ?嘴周圍和連著鬢角長(zhǎng)的須毛:胡須。 ⒍ ?古代指獸類頸下垂肉:“狼跋 |
南胡的近義詞
- 暫無(wú)近義詞信息
南胡的反義詞
- 暫無(wú)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