箋記
- 拼音jiān jì
- 注音ㄐ一ㄢ ㄐ一ˋ
- 繁體箋記
- 詞性暫無(wú)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(wú)組合信息
詞語(yǔ)解釋
箋記[ jiān jì ]
⒈ ?古代文體之一。給長(zhǎng)官的書啟。
引證解釋
⒈ ?古代文體名。給長(zhǎng)官的書啟。
引南朝 梁 劉勰 《文心雕龍·奏啟》:“孝景 諱 啟,故兩 漢 無(wú)稱,至 魏國(guó) 箋記,始云啟聞。”
⒉ ?牋記:古代文體之一。給長(zhǎng)官的書啟。
引漢 應(yīng)劭 《風(fēng)俗通·十反·蜀郡太守潁川劉勝》:“太僕 杜密 周甫 亦去 北海 相在家,每至郡縣,多所陳説,牋記括(托)屬。”
《后漢書·皇甫規(guī)傳》:“﹝ 規(guī) ﹞所著賦、銘、碑、讚、禱文、弔、章表、教令、書、檄、牋記,凡二十七篇。”
南朝 梁 劉勰 《文心雕龍·書記》:“原牋記之為式,既上窺乎表,亦下睨乎書……清美以惠其才,彪蔚以文其響,蓋牋記之分也?!?br />宋 曾鞏 《與定州韓相公啟》:“始敢脩牋記參候之禮,庶幾將心誠(chéng)飢渴之勤,載省孤蒙,實(shí)為幸會(huì)?!?/span>
箋記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箋 | jiān | 竹 | 11畫 | 基本字義 箋(箋) jiān(ㄐ一ㄢ) ⒈ ?注釋:箋注。 ⒉ ?小幅華貴的紙張,古時(shí)用以題詠或?qū)憰牛罕愎{。信箋。 ⒊ ?書信:箋札。箋牘。華箋。 ⒋ ?文體名,書札、奏記一類:箋奏。奏箋(多呈皇后、太子、諸王)。 異體字 箋 牋 椾 ? ? 漢英互譯 annotation、commentary、letter、writing paper 造字法 形聲:從竹、戔聲 English note, memo; stationery; comments |
記 | jì | 讠 | 5畫 | 基本字義 記(記) jì(ㄐ一ˋ) ⒈ ?把印象保持在腦子里:記憶。記取。記性。博聞強(qiáng)記。 ⒉ ?把事物寫下來(lái):記錄。記功。記者。 ⒊ ?記載事物的書冊(cè)或文字:游記。日記。大事記。 ⒋ ?符號(hào),標(biāo)識(shí)( zhì ):印記。標(biāo)記。記號(hào)。 ⒌ ?古時(shí)的一種公文:奏記。箋記。 ⒍ ?皮膚上的生下來(lái)就有的深色斑:胎記。 ⒎ ?量詞,指打一下:給他一記耳光。 異體字 記 漢英互譯 bear in mind、mark、notes、record、remember、write down、keep 相關(guān)字詞 忘 造字法 形聲: |
箋記的近義詞
- 暫無(wú)近義詞信息
箋記的反義詞
- 暫無(wú)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