傳誦
- 拼音chuán sòng
- 注音ㄔㄨㄢˊ ㄙㄨㄥˋ
- 繁體傳誦
- 詞性動(dòng)詞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傳誦[ chuán sòng ]
⒈ ?傳揚(yáng)稱頌。
例傳誦一時(shí)。
英be on everybody's lips; be widely read;
引證解釋
⒈ ?流傳誦讀。
引漢 王充 《論衡·正說》:“時(shí)尚稱書難曉,名之曰傳,后更隸寫以傳誦。”
宋 蘇軾 《范文正公文集敘》:“故為萬言書,以遺宰相,天下傳誦,至用為將,擢為執(zhí)政?!?br />李廣田 《哀念朱自清先生》:“其中《背影》一篇……它之所以能夠歷久傳誦而有感人至深的力量者,當(dāng)然并不是憑借了什么宏偉的結(jié)構(gòu)和華贍的文字,而只是憑了它的老實(shí),憑了其中所表達(dá)的真情。”
⒉ ?謂輾轉(zhuǎn)流傳稱道。
引杜鵬程 《在和平的日子里》第二章第二節(jié):“她的模范事跡在青年中被激情地傳誦。”
國(guó)語辭典
傳誦[ chuán sòng ]
⒈ ?輾轉(zhuǎn)傳布、誦讀或稱道。
引漢·王充《論衡·正說》:「宣帝下太常博士,時(shí)尚稱書難曉,名之曰傳,后更隸寫以傳誦?!?br />《紅樓夢(mèng)·第六四回》:「我豈不知閨閣中詩詞字跡是輕易往外傳誦不得的。自從你說了,我總沒拿出園子去。」
傳誦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誦 | sòng | 讠 | 9畫 | 基本字義 誦(誦) sòng(ㄙㄨㄥˋ) ⒈ ?用有高低抑揚(yáng)的腔調(diào)念:誦讀。背誦。誦詩。 ⒉ ?稱述,述說:“王之為都者,臣知五人焉,知其罪者,惟孔距心,為王誦之”。 ⒊ ?詩歌:作誦(作詩)。 ⒋ ?怨謗。 異體字 誦 漢英互譯 read aloud、recite 造字法 形聲:從讠、甬聲 English recite, chant, repeat |
傳 | chuán zhuàn | 亻 | 6畫 | 基本字義 傳(傳) chuán(ㄔㄨㄢˊ) ⒈ ?轉(zhuǎn)( zhuǎn )授,遞:傳遞。傳輸。傳戒。傳統(tǒng)。言傳身教。 ⒉ ?推廣,散布:宣傳。流傳。傳名。傳奇(a.中國(guó)唐代興起的短篇小說;b.中國(guó)明、清兩代盛行的長(zhǎng)篇戲曲;c.指情節(jié)離奇或人物行為超乎尋常的故事)。 其他字義 傳(傳) zhuàn(ㄓㄨㄢˋ) ⒈ ?解說經(jīng)義的文字:經(jīng)傳?!蹲髠鳌贰?⒉ ?記載某人一生事跡的文字:小傳。自傳。紀(jì)傳。傳記。傳略。樹碑立傳。 ⒊ ?以演述歷史和人物故事為中 |
傳誦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傳誦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