苔紙
- 拼音tái zhǐ
- 注音ㄊㄞˊ ㄓˇ
- 繁體苔紙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苔紙[ tái zhǐ ]
⒈ ?用水苔(藻類)制成的紙。亦名側(cè)理紙或陟里紙。
引證解釋
⒈ ?用水苔(藻類)制成的紙。亦名側(cè)理紙或陟里紙。參閱 明 李時珍 《本草綱目·草十·陟厘》。
引晉 王嘉 《拾遺記·晉時事》:“﹝ 晉武帝 ﹞即於御前賜青鐵硯……側(cè)理紙萬番,此 南越 所獻(xiàn)。后人言‘陟里’,與‘側(cè)理’相亂,南人以海苔為紙,其理縱橫邪側(cè),因以為名?!?br />宋 顧文薦 《負(fù)暄雜錄·紙》:“苔紙以水苔為之,名側(cè)理紙?!?br />宋 陸游 《予所居南并鏡湖北則陂澤重復(fù)抵海小舟縱所之或數(shù)日乃歸》詩:“歸來寫苔紙,老憊無杰句?!?br />宋 陸游 《破陣子》詞之二:“苔紙閑題溪上句,菱唱遙聞煙外聲?!?/span>
國語辭典
苔紙[ tái zhǐ ]
⒈ ?用水苔制造的紙。
苔紙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紙 | zhǐ | 纟 | 7畫 | 基本字義 紙(紙) zhǐ(ㄓˇ) ⒈ ?用植物纖維制成的薄片,作為寫畫、印刷書報(bào)、包裝等用:紙張。紙幣。紙煙。紙上談兵(喻空談理論不解決實(shí)際問題)。洛陽紙貴(稱譽(yù)別人的著作)。金迷紙醉。 ⒉ ?量詞,指書信、文件的張數(shù):一紙空文。 異體字 紙 帋 漢英互譯 bumf、paper 造字法 形聲:從纟、氏聲 English paper |
苔 | tái tāi | 艸 | 8畫 | 基本字義 苔 tái(ㄊㄞˊ) ⒈ ?隱花植物的一類,根、莖、葉的區(qū)別不明顯,常貼在陰濕的地方生長:青苔。苔蘚。苔原。 其他字義 苔 tāi(ㄊㄞ) ⒈ ?〔舌苔〕舌頭上面的垢膩,由衰死的上皮細(xì)胞和黏液等形成,觀察它的顏色可以幫助論斷病癥。 異體字 薹 菭 箈 ? 造字法 形聲:從艸、臺聲 English moss, lichen |
苔紙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苔紙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