黃山
- 拼音huáng shān
- 注音ㄏㄨㄤˊ ㄕㄢ
- 繁體黃山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黃山[ huáng shān ]
⒈ ?中國名山,在安徽省東南部,主峰1841米,風(fēng)景秀麗,以奇松、怪石、云海、溫泉聞名于世,為重要風(fēng)景旅游勝地。
英Huangshan mountains;
引證解釋
⒈ ?漢 宮名。 漢惠帝 所建,在 陜西省 興平縣 西南。
引《文選·揚雄<羽獵賦>序》:“北繞 黃山,濱 渭 而東,周袤數(shù)百里?!?br />李善 注:“《漢書》曰:‘ 槐里 有 黃山 之宮?!?br />唐 杜甫 《洞房》詩:“萬里 黃山 北,園陵白露中。”
仇兆鰲 注引 晉灼 曰:“黃山,宮名,在 槐里。”
清 錢謙益 《偕河?xùn)|君泛舟拂水瞻拜先塋感嘆有贈》詩:“萬里 黃山 在何許?清秋白露空嗟咨!”
⒉ ?山名。傳說中的山名。
引《山海經(jīng)·西山經(jīng)》:“又西百八十里,曰 黃山,無草木,多竹箭。”
⒊ ?山名。著名游覽勝地。在 安徽省 黃山市,跨 歙、黟、休寧 等縣。古名 黟山,唐 改今名。相傳 黃帝 與 容成子、浮丘公 嘗合丹于此,故名。諸峰列峙,著者三十六,尤以 天都、蓮花 二峰為最高。奇松、怪石、云海、溫泉,堪稱“四絶”。
引宋 陸游 《老學(xué)庵筆記》卷五:“中官欲于苑中作墨灶,取四湖九里松作煤, 彥衡 力持不可,曰:‘松當(dāng)用 黃山 所產(chǎn),此平地松豈可用?’”
明 徐渭 《歙石硯銘》:“出 歙 西門,步長橋,望 黃山 羣峯插天如劍戟。”
⒋ ?黃土之山;荒山。
引清 周亮工 《書影》卷七:“譬之旁望遠道之黃山而皆青,俯察千仞之深谷而窈黑;夫青非真色,而黑非有體也?!?/span>
國語辭典
黃山[ huáng shān ]
⒈ ?山脈名。位于安徽省歙縣西北六十里,綿亙于浙省東南及贛東皖南,是青弋江的發(fā)源地。諸峰列峙,最著者有三十六峰,以光明頂、蓮花峰、天都峰為三大主峰。最高峰 達六千五百尺以上。山上風(fēng)景絕佳,奇松、怪石、云海、溫泉合稱「四絕」。是著名 的旅游勝地。
⒉ ?山名:(1)? 位于安徽省合肥縣東。也稱為「龍泉山」。(2)? 位于江蘇省武進縣西北,孟河之東。(3)? 位于山東省濟南市西南。為趵突泉的源頭。
⒊ ?漢朝的宮室。位今陜西省興平縣西南。
引《漢書·卷六五·東方朔傳》:「初建元三年,微行始出,北至池陽,西至黃山,南獵長楊,東游宜春,微行常用飲酎已?!?/span>
黃山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山 | shān | 山 | 3畫 | 基本字義 山 shān(ㄕㄢ) ⒈ ?地面形成的高聳的部分:土山。山崖。山巒。山川。山路。山頭。山明水秀。山雨欲來風(fēng)滿樓(喻沖突或戰(zhàn)爭爆發(fā)之前的緊張氣氛)。 ⒉ ?形狀像山的:山墻(人字形房屋兩側(cè)的墻壁。亦稱“房山”)。 ⒊ ?形容大聲:山響。山呼萬歲。 ⒋ ?姓。 異體字 漢英互譯 hill、mountain、jebel 造字法 象形:像山峰綿延之形 English mountain, hill, peak |
黃 | huáng | 黃 | 11畫 | 基本字義 黃 huáng(ㄏㄨㄤˊ) ⒈ ?像金子或向日葵花的顏色:黃色。黃昏。牛黃。黃澄澄。信口雌黃。 ⒉ ?特指中國黃河:黃災(zāi)。治黃。黃泛區(qū)。 ⒊ ?指“黃帝”(即“軒轅氏”,傳說中原始社會部落聯(lián)盟首領(lǐng)):黃老(黃帝和老子)。炎黃子孫。 ⒋ ?事情失敗或計劃不能實現(xiàn):事情黃了。 ⒌ ?姓。 異體字 黃 漢英互譯 primary colors 造字法 象形:像蝗蟲形 English yellow; surname |
黃山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黃山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