荊南
- 拼音jīng nán
- 注音ㄐ一ㄥ ㄋㄢˊ
- 繁體荊南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荊南[ jīng nán ]
⒈ ?荊州一帶。亦泛指南方。
⒉ ?五代時十國之一。公元907年高季興任后梁荊南節(jié)度使,924年受后唐封為南平王,世稱荊南或南平。963年為北宋所滅。
引證解釋
⒈ ?荊州 一帶。亦泛指南方。 唐 為方鎮(zhèn)名,轄今 湖北、湖南、四川 間部分地區(qū)。
引《文選·陸機(jī)<辯亡論上>》:“吳 武烈皇帝 慷慨下國,電發(fā) 荊南?!?br />張銑 注:“堅 起兵於 荊州,故云 荊南 也。”
《宋書·王弘傳》:“敷政 江 漢,化被 荊南?!?/span>
⒉ ?五代 時十國之一。公元907年 高季興 任 后梁荊南 節(jié)度使,924年受 后唐 封為 南平王,世稱 荊南 或 南平。963年為 北宋 所滅。
國語辭典
荊南[ jīng nán ]
⒈ ?朝代名。(西元924~960)?五代十國之一,高季興所建。有今湖北江陵、秭歸、西陵等縣之地。
荊南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南 | nán nā | 十 | 9畫 | 基本字義 南 nán(ㄋㄢˊ) ⒈ ?方向,早晨面對太陽,右手的一邊,與“北”相對:南北。南方。南面。南國(指中國南部)。南陲(南部邊疆)。南極。南半球。 ⒉ ?姓。 其他字義 南 n?。è栓冢?⒈ ?〔南無(mó)〕佛教用語,意思是合掌稽首,表示對佛尊敬或皈依,常加于佛、菩薩名的前面,如“南南阿彌陀佛”、“南南觀世音菩薩”。 異體字 漢英互譯 south 相關(guān)字詞 北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south; southern part; southward |
荊 | jīng | 艸 | 9畫 | 基本字義 荊 jīng(ㄐ一ㄥ) ⒈ ?落葉灌木,葉有長柄,掌狀分裂,開藍(lán)紫色小花,枝條可編筐籃等(亦稱“楚”):紫荊。荊條。荊棘。披荊斬棘。 ⒉ ?古代用荊條做的刑仗:負(fù)荊請罪。 ⒊ ?中國古代“九州”之一,春秋時楚國別稱:荊州。荊璞(喻美質(zhì)、未經(jīng)任用的卓越人才)。 ⒋ ?舊時對人謙稱自己的妻子:拙荊。山荊。荊妻。 ⒌ ?姓。 異體字 荊 漢英互譯 vitex 造字法 形聲、從艸、刑聲 English thorns; brambles; my wife; cane |
荊南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荊南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