漚麻
- 拼音òu má
- 注音ㄡˋ ㄇㄚˊ
- 繁體漚麻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漚麻[ òu má ]
⒈ ?為利用細(xì)菌作用使麻的木質(zhì)組織軟化以便打出纖維而將亞麻莖或黃麻置于水中的浸漬。
英retting;
引證解釋
⒈ ?將麻莖或已剝下的麻皮浸泡在水中,使之自然發(fā)酵,達(dá)到部分脫膠的目的。
引《詩·陳風(fēng)·東門之池》:“東門之池,可以漚麻?!?br />元 無名氏 《獨(dú)角?!返谝徽郏骸拔胰ツ悄臌湀鲋写蛱鬃?,煞強(qiáng)如您漚麻坑里可都摸泥鰍。”
⒉ ?參見“漚麻池”。參見“漚麻池”。
引《晉書·石勒載記下》:“勒 令 武鄉(xiāng) 耆舊赴 襄國。既至, 勒 親與鄉(xiāng)老齒坐歡飲,語及平生。初, 勒 與 李陽 鄰居,歲常爭麻池,迭相敺擊。至是,謂父老曰:‘ 李陽,壯士也,何以不來?漚麻是布衣之恨,孤方崇信于天下,寧讐匹夫乎!’乃使召 陽。既至, 勒 與酣謔,引 陽 臂笑曰:‘孤往日厭卿老拳,卿亦飽孤毒手?!蛸n甲第一區(qū),拜參軍都尉。”
后因以為爭斗之典。 清 唐孫華 《冬日書懷》詩之一:“漚麻有鬭鬩,爭?;?qū)ぷ??!?/span>
國語辭典
漚麻[ òu má ]
⒈ ?治麻的人先將麻桿放入池中浸泡,去其表皮及膠質(zhì)使其容易分析。
引詩經(jīng)·陳風(fēng)·東門之池:「東門之池,可以漚麻?!?/span>
漚麻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漚 | òu ōu | 氵 | 7畫 | 基本字義 漚(漚) òu(ㄡˋ) ⒈ ?長時間地浸泡:漚麻。 其他字義 漚(漚) ōu(ㄡ) ⒈ ?水泡:浮漚。 異體字 漚 ? 造字法 形聲:從氵、區(qū)聲 English soak, steep; sodden or soaked |
麻 | má | 麻 | 11畫 | 基本字義 麻 má(ㄇㄚˊ) ⒈ ?草本植物,種類很多,有“大麻”、“苧麻”、“苘麻”、“亞麻”等。莖皮纖維通常亦稱“麻”,可制繩索、織布:麻布。麻衣。麻袋。麻繩。麻紡。 ⒉ ?指“芝麻”:麻醬。麻油。 ⒊ ?像腿、臂被壓后的那種不舒服的感覺:腳麻了。 ⒋ ?感覺不靈,或喪失感覺,引申為思想不敏銳:麻痹。麻醉。麻木不仁。 ⒌ ?面部痘瘢,引申指物體表面粗糙:麻子。 ⒍ ?帶細(xì)碎斑點(diǎn)的:麻雀。麻蠅。 ⒎ ?喻紛亂:麻亂。麻沸。 ⒏ |
漚麻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漚麻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