枸那
- 拼音gǒu nà
- 注音ㄍㄡˇ ㄋㄚˋ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枸那[ gǒu nà ]
⒈ ?夾竹桃。
引證解釋
⒈ ?夾竹桃。
引宋 范成大 《桂海虞衡志·志花》:“枸那花。葉瘦長,略似楊柳,夏開淡紅花,一朵數(shù)十萼,至秋深猶有之?!?/span>
枸那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那 | nà nǎ nèi nā | 阝 | 6畫 | 基本字義 那 nà(ㄋㄚˋ) ⒈ ?指較遠(yuǎn)的時(shí)間、地方或事物,與“這”相對:那里。那個(gè)。那樣。那些。那時(shí)。那么。 其他字義 那 nǎ(ㄋㄚˇ) ⒈ ?同“哪”(一)(中國大陸地區(qū)已不用)。 其他字義 那 nèi(ㄋㄟˋ) ⒈ ?義同(一),“那”和“一”連讀的合音,但指數(shù)量時(shí)不限于一:那個(gè)。那五年。 其他字義 那 nā(ㄋㄚ) ⒈ ?姓。 異體字 哪 挪 ? 郍 漢英互譯 that、the 相關(guān)字詞 這 造字法 形聲 English that, that one, those |
枸 | jǔ gǒu | 木 | 9畫 | 基本字義 枸 jǔ(ㄐㄨˇ) ⒈ ?〔枸櫞〕a.常綠小喬木或大灌木,有短刺。果實(shí)長圓形,黃色,有香氣,果皮可入藥或提制芳香油;b.這種植物的果實(shí)。均亦稱“香櫞”。 其他字義 枸 gǒu(ㄍㄡˇ) ⒈ ?〔枸杞〕落葉小灌木,葉披針形,結(jié)小漿果,成熟時(shí)紅色,稱“枸杞子”,可入藥;根皮稱“地骨皮”,亦可入藥;莖葉嫩時(shí)可食。 ⒉ ?〔枸骨〕常綠小喬木或灌木,葉長橢圓形有三、四個(gè)硬刺,開小白花,有香氣,果實(shí)球形供觀賞,葉入藥。 異體 |
枸那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枸那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