七事
- 拼音qī shì
- 注音ㄑ一 ㄕˋ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七事[ qī shì ]
⒈ ?古代治國的七件大事。指祭祀、朝覲、會同、賓客、軍旅、田役、喪荒。
⒉ ?指天、地、民與四時之務。
⒊ ?唐代武官隨身佩帶的七件東西。指佩刀、刀子、礪石、契苾真、噦厥、針筒、火石。
⒋ ?同“七件事”。
引證解釋
⒈ ?古代治國的七件大事。指祭祀、朝覲、會同、賓客、軍旅、田役、喪荒。
引《周禮·天官·小宰》:“以法掌祭祀、朝覲、會同、賓客之戒具,軍旅、田役、喪荒亦如之。七事者令百官府共其財用,治其施舍,聽其治訟?!?br />鄭玄 注:“七事,謂先四,如之者三也?!?/span>
⒉ ?指天、地、民與四時之務。
引《國語·楚語下》:“是以先王之祀也,以一純、二精、三牲、四時、五色、六律、七事、八種、九祭、十日、十二辰以致之?!?br />韋昭 注:“七事,天、地、民、四時之務。”
⒊ ?唐 代武官隨身佩帶的七件東西。指佩刀、刀子、礪石、契苾真、噦厥、針筒、火石。
引唐 張九齡 《敕識匿國王書》:“今授卿將軍,賜物二百疋,錦袍、金鈿、七事?!?/span>
⒋ ?同“七件事”。
引明 《投梭記·逼娼》:“自從你父親亡后,家中十分艱窘,開門七事,那一件不在做娘的身上?!?/span>
七事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事 | shì | 亅 | 8畫 | 基本字義 事 shì(ㄕˋ) ⒈ ?自然界和社會中的現(xiàn)象和活動:事情。事件。事業(yè)。 ⒉ ?變故:事故(出于某種原因而發(fā)生的不幸事情,如工作中的死傷等)。事端。 ⒊ ?職業(yè):謀事(指找職業(yè))。 ⒋ ?關系和責任:你走吧,沒你的事了。 ⒌ ?辦法:光著急也不是事兒,還得另找出路。 ⒍ ?做,治:不事生產(chǎn)。無所事事。 ⒎ ?服侍:事父母。 異體字 ? 亊 叓 剚 漢英互譯 accident、affair、be engaged in、business、job、matter、work、case、thing 造字法 形聲:從史 |
七 | qī | 一 | 2畫 | 基本字義 七 qī(ㄑ一) ⒈ ?數(shù)名,六加一(在鈔票和單據(jù)上常用大寫“柒”代)。 ⒉ ?文體名,或稱“七體”,為賦體的另一種形式。 ⒊ ?舊時人死后每隔七天一祭,共七次,稱“做七”。 異體字 柒 漢英互譯 seven 造字法 會意 English seven |
七事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七事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