趨利
- 拼音qū lì
- 注音ㄑㄨ ㄌ一ˋ
- 繁體趨利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趨利[ qū lì ]
⒈ ?亦作“趍利”。
⒉ ?追求財(cái)利。
⒊ ?泛指求利、逐利。
⒋ ?求勝;取勝。
引證解釋
⒈ ?亦作“趍利”。
⒉ ?追求財(cái)利。
引《晏子春秋·問上二一》:“恡乎財(cái),薄乎施,覩貧窮若不識,趨利若不及?!?br />《史記·貨殖列傳》:“及其衰,好賈趨利,甚於 周 人?!?br />《二刻拍案驚奇》卷一:“少不得有一伙有本錢趨利的商人,貪那貴價(jià),從外方賤處販將米來。”
⒊ ?泛指求利、逐利。
引漢 王符 《潛夫論·勸將》:“凡人所以肯赴死亡而不辭者,非為趨利,則因以避害也?!?br />晉 葛洪 《抱樸子·行品》:“無忠信之純固,背恩養(yǎng)而趨利者,叛人也。”
《新唐書·李宗閔傳》:“德裕 曰:‘今中朝半為黨人,雖后來者,趍利而靡,往往陷之。陛下能用中立無私者,黨與破矣?!?/span>
⒋ ?求勝;取勝。
引《資治通鑒·漢獻(xiàn)帝建安十二年》:“兵貴神速。今千里襲人,輜重多,難以趨利?!?br />宋 陳亮 《酌古論·孫權(quán)》:“曹公 并 荊州 之眾,東向俱下,而輕騎兼進(jìn),千里趍利,復(fù)與 吳 爭長於舟楫之間,此其勢易拒也?!?br />明 王玉峰 《焚香記·傳箋》:“吾聞兵法:百里而趨利者蹶上將?!?/span>
國語辭典
趨利[ qū lì ]
⒈ ?急于圖利。
引漢·王充《論衡·齊世》:「今世趨利茍生,棄義妄得。」
《儒林外史·第十三回》:「這事不過是名利二者。小弟一不肯自己壞了名,自認(rèn)做趨利?!?/span>
趨利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利 | lì | 刂 | 7畫 | 基本字義 利 lì(ㄌ一ˋ) ⒈ ?好處,與“害”“弊”相對:利弊。利害。利益。利令智昏。興利除弊。 ⒉ ?使順利、得到好處:利己。利用厚生(充分發(fā)揮物的作用,使民眾生活優(yōu)厚富裕起來)。 ⒊ ?與愿望相符合:吉利。順利。 ⒋ ?刀口快,針尖銳,與“鈍”相對:利刃。利刀。利劍。利落。利口巧辯。 ⒌ ?從事生產(chǎn)、交易、貨款、儲蓄所得超過本錢的收獲:利息。利率( lǜ )。一本萬利。 ⒍ ?姓。 異體字 痢 漢英互譯 benefit、favourable、profit、 |
趨 | qū cù | 走 | 12畫 | 基本字義 趨(趨) qū(ㄑㄨ) ⒈ ?快走:趨走。趨進(jìn)。趨前。趨奉。趨翔(快走像鳥展翅飛翔)。趨炎附勢(奔走于權(quán)貴,依附有權(quán)勢的人)。趨之若鶩(像野鴨子一樣成群地爭著去,含貶義)。 ⒉ ?歸向,情勢向著某方面發(fā)展:趨向。趨勢。大勢所趨。 ⒊ ?鵝或蛇伸頭咬人。 ⒋ ?追求,追逐:趨時(shí)(追求時(shí)髦)。趨利。趨光性。 其他字義 趨(趨) cù(ㄘㄨˋ) ⒈ ?古同“促”,催促;急速。 異體字 趨 趍 漢英互譯 hasten、hurry、tend to become、ten |
趨利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趨利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