國子
- 拼音guó zǐ
- 注音ㄍㄨㄛˊ ㄗˇ
- 繁體國子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國子[ guó zǐ ]
⒈ ?公卿大夫的子弟。指國子學。
引證解釋
⒈ ?公卿大夫的子弟。
引《周禮·地官·師氏》:“以三德教國子?!?br />鄭玄 注:“國子,公卿大夫之子弟。”
《漢書·禮樂志》:“朝夕習業(yè),以教國子。國子者,卿大夫之子弟也。”
清 劉書年 《劉貴陽說經(jīng)殘稿·國子證誤》:“國子者,王大子、王子、諸侯公卿大夫士之子弟,皆是,亦曰國子弟?!?/span>
⒉ ?指國子學。
引《北史·儒林傳論》:“明 元 時,改國子為中書學,立教授博士……及遷都 洛邑,詔立國子、太學、四門、小學?!?br />《隋書·韋藝傳》:“藝 字 世文,少受業(yè)國子。”
《新唐書·百官志三》:“﹝國子監(jiān)﹞掌儒學訓導之政,總國子、太學、廣文、四門、律、書、算,凡七學?!?br />清 袁枚 《隨園隨筆·國子監(jiān)之訛》:“漢 以前,統(tǒng)名太學…… 晉 咸寧 間,始專名國子, 隋 又改學為監(jiān)?!?/span>
國語辭典
國子[ guó zǐ ]
⒈ ?古代公卿大夫的子弟。
引《周禮·地官·師氏》:「以三德教國子。」
漢·鄭玄·注:「國子,公卿大夫之子弟?!?/span>
國子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子 | zǐ | 子 | 3畫 | 基本字義 子 zǐ(ㄗˇ) ⒈ ?古代指兒女,現(xiàn)專指兒子:子女。子孫。子嗣。子弟(后輩人,年輕人)。 ⒉ ?植物的果實、種子:菜子。瓜子兒。子實。 ⒊ ?動物的卵:魚子。蠶子。 ⒋ ?幼小的,小的:子雞。子畜。子城。 ⒌ ?小而硬的顆粒狀的東西:子彈( dàn )。棋子兒。 ⒍ ?與“母”相對:子金(利息)。子母扣。子音(輔音)。 ⒎ ?對人的稱呼:男子。妻子。士子(讀書人)。舟子(船夫)。才子。 ⒏ ?古代對人的尊稱;稱老師或稱有道德 |
國 | guó | 囗 | 8畫 | 基本字義 國(國) guó(ㄍㄨㄛˊ) ⒈ ?有土地、人民、主權(quán)的政體(古代指諸侯所受封的地域):國家。國土。國體(a.國家的性質(zhì);b.國家的體面)。國號。國度(指國家)。國策。國情。國法。國力。國防。國威。國寶(a.國家的寶物;b.喻對國家有特殊貢獻的人)。國格。國魂。國是(國家大計,如“共商國國”)。 ⒉ ?特指中國的:國產(chǎn)。國貨。國粹。國樂( yuè ㄩㄝˋ )。國藥。 ⒊ ?姓。 異體字 國 囯 囶 囻 圀 ? ? 漢英互譯 |
國子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國子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