雁鵝
- 拼音yàn é
- 注音一ㄢˋ ㄜˊ
- 繁體雁鵝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雁鵝[ yàn é ]
⒈ ?江南方言。褐色鵝。
⒉ ?四川方言。稱雁。
引證解釋
⒈ ?江 南方言。褐色鵝。
引宋 歐陽修 《讀<徂徠集>詩》:“生徒日盈門,飢坐列雁鵝?!?br />宋 洪邁 《容齋四筆·禽畜菜茄色不同》:“蘇 秀 間,鵝皆白,或有一斑褐者,則呼為雁鵝,頗異而畜之。若吾鄉(xiāng)凡鵝皆雁也。”
《墨子·雜守》“先殺牛羊雞狗烏雁” 孫詒讓 間詁引 清 畢沅 曰:“今 江 東人呼鵝猶曰雁鵝。”
魯迅 《故事新編·出關(guān)》:“孔丘 送我的一只雁鵝,不是曬了臘鵝了嗎?”
⒉ ?四川 方言。稱雁。
引郭沫若 《星空·獻(xiàn)詩》:“我看見一只帶了箭的雁鵝,?。∷莻€(gè)受了傷的勇士?!?/span>
雁鵝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雁 | yàn | 隹 | 12畫 | 基本字義 雁 yàn(一ㄢˋ) ⒈ ?鳥類的一屬,形狀略像鵝,群居水邊,飛時(shí)排列成行:雁行( háng )。雁序。雁陣(雁行整齊,如同軍隊(duì)布陣)。雁過拔毛(喻為牟利不放過任何機(jī)會(huì))。 異體字 贋 鳫 鴈 漢英互譯 wild goose 造字法 形聲:從隹,從人、廠聲 English wild goose |
鵝 | é | 鳥 | 12畫 | 基本字義 鵝(鵝) é(ㄜˊ) ⒈ ?家禽,比鴨子大,頸長,喙扁闊,尾短,體白色或灰色,額部有肉質(zhì)突起,雄的突起較大,頸長,腳大有蹼,善游水:白鵝。鵝毛。鵝卵石。鵝毛大雪。 異體字 鵝 鵞 ? ? 漢英互譯 goose、goosey、goosie 造字法 形聲:從鳥、我聲 English goose |
雁鵝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雁鵝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