砭劑
- 拼音biān jì
- 注音ㄅ一ㄢ ㄐ一ˋ
- 繁體砭劑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砭劑[ biān jì ]
⒈ ?砭藥。引申為救世的良方。
引證解釋
⒈ ?砭藥。引申為救世的良方。
引《新唐書·儒學(xué)傳序》:“武為救世砭劑,文其膏粱歟?”
宋 王應(yīng)麟 《困學(xué)紀(jì)聞·評詩》:“明皇 以侈致亂,故 少陵 以儉為救時之砭劑。”
砭劑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劑 | jì | 刂 | 8畫 | 基本字義 劑(劑) jì(ㄐ一ˋ) ⒈ ?配合而成的藥:劑型。劑量(liáng)。藥劑。清涼劑。 ⒉ ?量詞,用于若干味藥配合起來的湯藥,亦稱“服(fù)”、“付”:一劑藥。 ⒊ ?做饅頭或餃子等面食時,從和好的面上分出來的小塊兒:面劑兒。 異體字 劑 剤 ? 造字法 形聲:從刀、齊聲 English medicinal preparation |
砭 | biān | 石 | 9畫 | 基本字義 砭 biān(ㄅ一ㄢ) ⒈ ?中國古代用以治病的石針:砭石。砭針。 ⒉ ?用石針扎皮肉治病,引申為刺或規(guī)勸:砭灸。針砭(喻指出人的過錯,勸人改正)。 異體字 造字法 形聲:從石、乏聲 English stone probe; pierce; counsel |
砭劑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砭劑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