詩法
- 拼音shī fǎ
- 注音ㄕ ㄈㄚˇ
- 繁體詩法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詩法[ shī fǎ ]
⒈ ?詩的創(chuàng)作方法和規(guī)律。
引證解釋
⒈ ?詩的創(chuàng)作方法和規(guī)律。 宋 陳師道 《后山詩話》:“杜 之詩法出 審言,句法出 庾信,但過之爾。
引杜 之詩法, 韓 之文法也。”
宋 楊萬里 《下橫山灘頭望金華山》詩:“閉門覓句非詩法,只是征行自有詩。”
明 海瑞 《注唐詩鼓吹序》:“況賡歌《風(fēng)》、《雅》、《頌》,詩法在焉?!?br />鄭逸梅 《南社社友事略·蘇曼殊》:“三四句不從此著想,衡以詩法,也太疏忽?!?/span>
國語辭典
詩法[ shī fǎ ]
⒈ ?作詩的方法。
引宋·陳師道《后山詩話》:「杜之詩法出審言,句法出庾信,但過之爾。」
宋·嚴(yán)羽《滄浪詩話·詩評》:「少陵詩法如孫吳,太白詩法如李廣。」
詩法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詩 | shī | 讠 | 8畫 | 基本字義 詩(詩) shī(ㄕ) ⒈ ?文學(xué)體裁的一種,通過有節(jié)奏和韻律的語言反映生活,抒發(fā)情感:詩歌。詩話(①評論詩人、詩歌、詩派以及記錄詩人議論、行事的著作;②古代說唱藝術(shù)的一種)。詩集。詩劇。詩篇。詩人。詩章。詩史。吟詩。 ⒉ ?中國古書名,《詩經(jīng)》的簡稱。 異體字 詩 漢英互譯 longs and shorts、poem、poesy、poetry、verse 造字法 形聲:從讠、寺聲 |
法 | fǎ | 氵 | 8畫 | 基本字義 法 fǎ(ㄈㄚˇ) ⒈ ?體現(xiàn)統(tǒng)治階段的意志,國家制定和頒布的公民必須遵守的行為規(guī)則:法辦。法典。法官。法規(guī)。法律。法令。法定。法場。法理。法紀(jì)。法盲。法人(“自然人”的對稱。指依法成立并能以自己的名義獨立參與民事活動,享有民事權(quán)利和承擔(dān)法律義務(wù)的社會組織)。法制。法治。犯法。守法。合法。憲法(國家的根本大法)。政法。奉公守法。逍遙法外。 ⒉ ?處理事物的手段:辦法。設(shè)法。手法。寫法。 ⒊ ?仿效:效法。 |
詩法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詩法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