來歷
- 拼音lái lì
- 注音ㄌㄞˊ ㄌ一ˋ
- 繁體來歷
- 詞性名詞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來歷[ lái lì ]
⒈ ?一個(gè)人的前期經(jīng)歷或履歷。
例查明來歷。
英antecedent; background; sources; origins;
⒉ ?人或事物的歷史或背景。
例提起這把手術(shù)刀可大有來歷。
英there is a long history to;
引證解釋
⒈ ?經(jīng)歷;履歷。
引宋 王明清 《摭青雜說》:“人不知來歷,亦不肯娶我?!?br />宋 周密 《武林舊事·四孟駕出》:“仍先一日封閉樓門,取責(zé)知委,不許容著來歷不明之人?!?br />劉賓雁 《一個(gè)人和他的影子》:“別看檔案不過是一個(gè)紙口袋,它卻裝著你的來歷,你的身份,是關(guān)于你本人存在的憑證?!?/span>
⒉ ?指記載經(jīng)歷、履歷的書面材料。
引《快心編二集》第六回:“丁嚴(yán) 三人參見過,遞上來歷?!?/span>
⒊ ?來由;原委。
引宋 朱熹 《答呂子約書》:“張?jiān)?訓(xùn)道為行,固為疎闊, 子約 非之,是也;然其所説行字,亦不為全無來歷?!?br />《水滸傳》第十五回:“吳用 道:‘既沒官司禁治,如何絶不敢去?’ 阮小五 道:‘原來教授不知來歷,且和教授説知?!?br />清 李漁 《凰求鳳·隨計(jì)》:“昨日替他祈禳,那法師親到陰間查他得病的來歷?!?/span>
⒋ ?指人的身份或背景。
引清 李漁 《意中緣·悟詐》:“兄弟,照他這等説來,像是有些來歷的,你便進(jìn)去説一聲?!?/span>
國語辭典
來歷[ lái lì ]
⒈ ?來源、出處。
引宋·嚴(yán)羽《滄浪詩話·詩法》:「押韻不必有出處,用事不必拘來歷。」
《儒林外史·第四九回》:「沒有一句話是杜撰,字字都是有來歷的。」
近來源
⒉ ?來由、原因。
引《水滸傳·第一五回》:「吳用道:『既沒有官司禁治,如何絕不敢去?』阮小五道:『原來教授不知來歷,且和教授說知?!弧?/span>
⒊ ?經(jīng)歷。
引《西游記·第八回》:「問他來歷,他言有神通,會(huì)變化,又駕觔斗云,一去十萬八千里?!?/span>
⒋ ?背景。
引《西游記·第三九回》:「且把那四個(gè)和尚,問他個(gè)來歷分明,先定他一段不參王駕,然后方可問罪?!?br />《文明小史·第五〇回》:「那人不知道他的來歷,見他動(dòng)手,如何答應(yīng)?」
近來源
來歷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歷 | lì | 廠 | 4畫 | 基本字義 歷(歷、曆、厤) lì(ㄌ一ˋ) ⒈ ?經(jīng)過:經(jīng)歷。來歷。閱歷。歷盡甘苦。 ⒉ ?經(jīng)過了的:歷程。歷代。歷史。歷來。 ⒊ ?遍、完全:歷覽。歷數(shù)(shǔ)。 ⒋ ?推算年、月、日和節(jié)氣的方法:歷法。 異體字 曆 歷 厤 歴 漢英互譯 all previous、calendar、experience、go through、one by one 造字法 形聲:從廠、力聲 English history; calendar |
來 | lái | 木 | 7畫 | 基本字義 來(來) lái(ㄌㄞˊ) ⒈ ?由另一方面到這一方面,與“往”、“去”相對(duì):來回。來往。過來。歸來。來鴻去燕(喻來回遷徙,不能在一地常??;亦喻書信來往)。 ⒉ ?從過去到現(xiàn)在:從來。向來。 ⒊ ?現(xiàn)在以后,未到的時(shí)間:來年。將來。來日方長。 ⒋ ?用在數(shù)詞或數(shù)量詞后面,表示約略估計(jì):二百來頭豬。 ⒌ ?做某個(gè)動(dòng)作:胡來。 ⒍ ?用在動(dòng)詞前,表示要做某事:大家來動(dòng)腦筋。 ⒎ ?用在動(dòng)詞后,表示做過(一般均可用“來著”) |
來歷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