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古
- 拼音sān gǔ
- 注音ㄙㄢ ㄍㄨˇ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三古[ sān gǔ ]
⒈ ?上古、中古、下古的合稱。所指時限各別。
⒉ ?泛指古代。
⒊ ?指書體演變過程中的古文、大篆、小篆。
引證解釋
⒈ ?上古、中古、下古的合稱。所指時限各別。
引《漢書·藝文志》:“《易》道深矣,人更三圣,世歷三古?!?br />顏師古 注引 孟康 曰:“《易·繫辭》曰:‘《易》之興,其於中古乎?’然則 伏羲 為上古, 文王 為中古, 孔子 為下古。”
《禮記·禮運》“始諸飲食” 唐 孔穎達 疏:“伏羲 為上古, 神農(nóng) 為中古, 五帝 為下古?!?br />元 李治 《敬齋古今黈》卷五:“前人論三古各別者,從所見者言之,故不同。然以吾身從今日觀之,則洪荒太極也,不得以古今命名。大抵自 羲、農(nóng) 至 堯、舜,為上古; 三代 之世,為中古;自 戰(zhàn)國 至于今日以前,皆下古也。”
⒉ ?泛指古代。
引《魏書·律歷志上》:“三古所共行,百王不能易?!?br />明 楊慎 《評李杜韓柳》:“晏元獻 公嘗言……上傳三古,下籠百世,橫行闊視於綴述之塲者, 子厚 一人而已。”
⒊ ?指書體演變過程中的古文、大篆、小篆。
引唐 張懷瓘 《書斷·神品》:“古文可為上古,大篆為中古,小篆為下古。三古謂實,草隸為華;妙極於華者 羲、獻,精窮於實者 籀、斯?!?/span>
三古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三 | sān | 一 | 3畫 | 基本字義 三 sān(ㄙㄢ) ⒈ ?數(shù)名,二加一(在鈔票和單據(jù)上常用大寫“叁”代):三維空間。三部曲。三國(中國朝代名)。 ⒉ ?表示多次或多數(shù):三思而行。三緘其口。 異體字 叁 參 弎 漢英互譯 three 造字法 指事 English three |
古 | gǔ | 口 | 5畫 | 基本字義 古 gǔ(ㄍㄨˇ) ⒈ ?時代久遠(yuǎn)的,過去的,與“今”相對:古代。古稀(人七十歲的代稱,源于杜甫《曲江》“人生七十古來稀”)。古典。古風(fēng)。古訓(xùn)。古道(a.指古代的道理;b.古樸;c.古老的道路)。 ⒉ ?古體詩的簡稱:五古(五言古詩)。七古(七言古詩)。 ⒊ ?姓。 異體字 漢英互譯 age-old、ancient 相關(guān)字詞 今 造字法 會意:從十、從口 English old, classic, ancient |
三古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三古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