紙馬
- 拼音zhǐ mǎ
- 注音ㄓˇ ㄇㄚˇ
- 繁體紙馬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紙馬,紙馬兒[ zhǐ mǎ,zhǐ mǎ ér ]
⒈ ?印有神像供祭祀時焚化用的紙片。
英paper horse burned at funeral for use in the nether world;
⒉ ?〈方〉:用紙糊成的人、車、馬等,迷信的人祭祀時用來焚化。
英paper men, carriage and horse for superstitution;
引證解釋
⒈ ?舊俗祭祀時所用的神像紙,祭畢隨即焚化。古代祭祀用牲幣, 秦 俗用馬,后演變?yōu)橛媚抉R。 唐 王璵 以紙為幣,用紙馬以祀鬼神。后世刻板以五色紙印神佛像出售,名曰紙馬?;蛑^舊時所繪神像,皆畫馬其上,以為神佛乘騎之用,故稱紙馬。又稱甲馬。參閱《舊唐書·王璵傳》、 清 王棠 《知新錄》卷八、 清 趙翼 《陔馀叢考·紙馬》。
引唐 谷神子 《博異志·王昌齡》:“見舟人言,乃命使賫酒脯、紙馬獻於大王?!?br />《西游記》第四八回:“﹝ 陳澄 等﹞祝罷,燒了紙馬,各回本宅不題。”
《儒林外史》第二八回:“小的送這三牲紙馬,到墳上燒紙去?!?br />《兒女英雄傳》第二三回:“一進二門,當院里早預備下香燭,吉祥紙馬?!?/span>
國語辭典
紙馬[ zhǐ mǎ ]
⒈ ?印繪馬匹、神祇、佛像等供祭祀焚化的冥紙。
引元·無名氏《馮玉蘭·第二折》:「只等那船頭上燒了利市紙馬,分些神福,吃得醉飽了,便撐動篙來,開起船來。」
《儒林外史·第四回》:「就在胡老爹面前轉(zhuǎn)托僧官去約僧眾,并備香、燭、紙馬、寫法等事?!?/span>
紙馬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紙 | zhǐ | 纟 | 7畫 | 基本字義 紙(紙) zhǐ(ㄓˇ) ⒈ ?用植物纖維制成的薄片,作為寫畫、印刷書報、包裝等用:紙張。紙幣。紙煙。紙上談兵(喻空談理論不解決實際問題)。洛陽紙貴(稱譽別人的著作)。金迷紙醉。 ⒉ ?量詞,指書信、文件的張數(shù):一紙空文。 異體字 紙 帋 漢英互譯 bumf、paper 造字法 形聲:從纟、氏聲 English paper |
馬 | mǎ | 馬 | 3畫 | 基本字義 馬(馬) mǎ(ㄇㄚˇ) ⒈ ?哺乳動物,頸上有鬃,尾生長毛,四肢強健,善跑,供人騎或拉東西:馬匹。駿馬。馬到成功。馬首是瞻(喻跟隨別人行動)。 ⒉ ?大:馬蜂。馬勺。 ⒊ ?姓。 異體字 馬 漢英互譯 gee、horse、horseflesh、neddy、steed、equine 造字法 原為象形 English horse; surname; KangXi radical 187 |
紙馬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紙馬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