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過
- 拼音wǔ guò
- 注音ㄨˇ ㄍㄨㄛˋ
- 繁體五過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五過[ wǔ guò ]
⒈ ?古代刑法規(guī)定可以寬恕的五種罪過。五種過失。
引證解釋
⒈ ?古代刑法規(guī)定可以寬恕的五種罪過。
引《書·呂刑》:“兩造具備,師聽五辭。五辭簡孚,正于五刑。五刑不簡,正于五罰。五罰不服,正於五過?!?br />曾運(yùn)乾 正讀:“五過,疑於五刑、五罰而為過失者……五辭與罰仍不相應(yīng),是罰之疑者也,則質(zhì)之於五過而宥免之?!?/span>
⒉ ?五種過失。
引漢 王充 《論衡·感類》:“以 湯 遭旱,自責(zé)以五過也?!?/span>
國語辭典
五過[ wǔ guò ]
⒈ ?審判過程中的五種弊病。
引《書經(jīng)·呂刑》:「五過之疵,惟官、惟反、惟內(nèi)、惟貨、惟來?!?/span>
⒉ ?五種過失。指交非其人、游戲怠惰、動作無儀、臨事不恪、用度不節(jié)。見宋·王應(yīng)麟《小學(xué)紺珠·卷一〇·儆戒類》。
五過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五 | wǔ | 二 | 4畫 | 基本字義 五 wǔ(ㄨˇ) ⒈ ?數(shù)名,四加一(在鈔票和單據(jù)上常用大寫“伍”代):五彩。五官。五谷。五金。五代(中國朝代名,后梁、后唐、后晉、后漢、后周先后在中原建立政權(quán)的時期)。五帝(中國傳說中的五個帝王,通常指黃帝、顓頊、帝嚳、唐堯、虞舜)。五毒(指蝎、蛇、蜈蚣、壁虎、蟾蜍)。五行(指金、木、水、火、土)。五嶺(指越城嶺,都龐嶺,萌渚嶺、騎田嶺、大庾嶺)。五岳(指東岳泰山、西岳華山、南岳衡山、北岳恒山和 |
過 | guò guo guō | 辶 | 6畫 | 基本字義 過(過) guò(ㄍㄨㄛˋ) ⒈ ?從這兒到那兒,從此時到彼時:過江。過賬。過程。過渡。過從(交往)。經(jīng)過。 ⒉ ?經(jīng)過某種處理方法:過秤。過磅。過目。 ⒊ ?超出:過于。過度( dù )。過甚。過獎(謙辭)。過量( liàng )。過剩。過猶不及。 ⒋ ?重新回憶過去的事情:過電影。 ⒌ ?從頭到尾重新審視:把這篇文章再過一過。 ⒍ ?次,回,遍:把文件看了好幾過兒。 ⒎ ?錯誤:過錯。記過。 其他字義 過(過) guo(˙ㄍㄨㄛ) ⒈ ?用 |
五過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五過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