京報
- 拼音jīng bào
- 注音ㄐ一ㄥ ㄅㄠˋ
- 繁體京報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京報[ jīng bào ]
⒈ ?清代北京由報房商人發(fā)行出售的類似報紙的出版物,用活體木字排印。
英official newspaper;
引證解釋
⒈ ?清 代 北京 由報房商人發(fā)行出售的類似報紙的出版物,用活體木字排印。內容包括內閣發(fā)抄的皇帝諭旨,大臣奏議等官方文書和有關政治情報。多者十馀頁,少者五、六頁,一月一期。至 清 末為近代報紙所代替。參閱《六部成語注解·京報起源》。
引《兒女英雄傳》第三回:“這個旨意,從內閣抄了出來,幾天兒工夫,就上了京報?!?br />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》第四七回:“頭回看見京報有他的奏章,説是已經降了多少,每人給與剃刀一把,大約總有些降服的。”
國語辭典
京報[ jīng bào ]
⒈ ?清代北京由報房商人發(fā)行販售類似報紙的出版物。以活體木字排印,內容包括內閣發(fā)抄的皇帝諭旨、大臣奏議等京城內的官方文書、政治情報。頁數不定,一月一期。
引《兒女英雄傳·第三回》:「這個旨意,從內閣抄了出來,幾天兒工夫,就上了京報?!?br />《二十年目睹怪現狀·第四七回》:「頭回看見京報有他的奏章,說是已經降了多少,每人給與薙刀一把,大約總有些降服的?!?/span>
京報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京 | jīng | 亠 | 8畫 | 基本字義 京 jīng(ㄐ一ㄥ) ⒈ ?國都(現特指中國首都北京):京城。京都。京華(因京都是文物、人才匯集的地方,所以稱京都為“京華”)。京畿(國都和國都附近的地方)。京劇。京師(首都的舊稱)。京繡。京菜。 ⒉ ?大。 ⒊ ?古代數名,指一千萬,亦指一億兆。 ⒋ ?中國少數民族,主要分布于廣西壯族自治區(qū):京族。 ⒌ ?姓。 異體字 亰 漢英互譯 the capital of a country、Beijing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capital city |
報 | bào | 扌 | 7畫 | 基本字義 報(報) bào(ㄅㄠˋ) ⒈ ?傳達,告知:報告。報喜。報捷。報考。報請(用書面報告向上級請示)。報廢。 ⒉ ?傳達消息和言論的文件、信號或出版物:簡報(文字較短、內容簡略的書面報告,印發(fā)給有關部門)。電報。情報。晚報。畫報。報端。 ⒊ ?回答:報答。報恩。報仇。報國(報效祖國)。報酬。 ⒋ ?由于做了壞事而受到懲罰:報應。 異體字 報 漢英互譯 newspaper、report、reply、requite 造字法 會意 English report, tell, announce |
京報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京報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