寒山
- 拼音hán shān
- 注音ㄏㄢˊ ㄕㄢ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寒山[ hán shān ]
⒈ ?傳說中北方常寒之山。
⒉ ?冷落寂靜的山;寒天的山。
⒊ ?指浙江省天臺(tái)縣的寒巖。唐詩僧寒山子曾居此。
⒋ ?即寒山子。
⒌ ?地名。在江蘇省吳縣西,本支硎山之支峰,明處士趙宧光曾隱居于此。
⒍ ?地名。在江蘇省徐州市東南。
⒎ ?地名。在廣西玉林縣西北三十里。參閱《九域志》。
引證解釋
⒈ ?傳說中北方常寒之山。
引《楚辭·大招》:“魂乎無北!北有寒山, 逴龍 赩只?!?br />王逸 注:“言北方有常寒之山,陰不見日,名曰 逴龍。”
晉 張協(xié) 《七命》:“大夫曰:‘寒山之桐,出自太冥?!?/span>
⒉ ?冷落寂靜的山;寒天的山。
引南朝 宋 謝靈運(yùn) 《入華子崗是麻源第三谷》詩:“南州實(shí)炎德,桂樹凌寒山?!?br />唐 韓翃 《送齊山人歸長白山》詩:“柴門流水依然在,一路寒山萬木中?!?br />清 陸以湉 《冷廬雜識(shí)·秋畦公取士》:“秋風(fēng)幾樹天香動(dòng),吹向寒山老桂林。”
⒊ ?指 浙江省 天臺(tái)縣 的 寒巖。唐 詩僧 寒山子 曾居此。
引唐 寒山 《詩》之三:“可笑 寒山 道,而無車馬蹤?!?br />唐 寒山 《詩》之二〇三:“我家本住在 寒山,石巖棲息離煩緣?!?/span>
⒋ ?即 寒山子。參見“寒山子”。
引唐 寒山 《詩》之二二〇:“時(shí)人見 寒山,各謂是風(fēng)顛。貌不起人目,身唯布裘纏?!?br />宋 陸游 《醉中題民家壁》詩:“吾詩戯用 寒山 例,小市人家到處題。”
⒌ ?地名。在 江蘇省 吳縣 西,本 支硎山 之支峰, 明 處士 趙宧光 曾隱居于此。
⒍ ?地名。在 江蘇省 徐州市 東南。
引《晉書·劉遐傳》:“詔 遐 領(lǐng) 彭城 內(nèi)史,與 徐州 刺史 蔡豹、太山 太守 徐龕 共討 撫,戰(zhàn)於 寒山,撫 敗走?!?/span>
⒎ ?地名。在 廣西 玉林縣 西北三十里。參閱《九域志》。
國語辭典
寒山[ hán shān ]
⒈ ?冷落寂靜的山。
引唐·杜牧〈山行〉:「遠(yuǎn)上寒山石徑斜,白云深處有人家?!?/span>
⒉ ?人名。唐代高僧,喜好吟詩唱偈,與國清寺僧拾得交友。詩風(fēng)不拘格律,自然通俗。有詩三百余首,后人輯為《寒山子詩集》。
德語Han-Shan
法語Hanshan
寒山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山 | shān | 山 | 3畫 | 基本字義 山 shān(ㄕㄢ) ⒈ ?地面形成的高聳的部分:土山。山崖。山巒。山川。山路。山頭。山明水秀。山雨欲來風(fēng)滿樓(喻沖突或戰(zhàn)爭爆發(fā)之前的緊張氣氛)。 ⒉ ?形狀像山的:山墻(人字形房屋兩側(cè)的墻壁。亦稱“房山”)。 ⒊ ?形容大聲:山響。山呼萬歲。 ⒋ ?姓。 異體字 漢英互譯 hill、mountain、jebel 造字法 象形:像山峰綿延之形 English mountain, hill, peak |
寒 | hán | 宀 | 12畫 | 基本字義 寒 hán(ㄏㄢˊ) ⒈ ?冷,與“暑”相對(duì):寒冬。寒色。寒衣。寒冽。寒帶。寒戰(zhàn)。寒噤。寒食(節(jié)名,在清明前一天。古人從這一天起不生火做飯,也有的地區(qū)把清明當(dāng)作“寒食”)。寒喧。寒來暑往。唇亡齒寒。 ⒉ ?害怕:寒心。 ⒊ ?窮困,有時(shí)用作謙辭:寒門。寒傖。寒舍。寒窗(喻艱苦的學(xué)習(xí)環(huán)境)。寒酸。寒士(舊指貧窮的讀書人)。 異體字 ? 漢英互譯 cold、humble、poor、tremble 相關(guān)字詞 熱、暑、暖 造字法 會(huì)意 English cold, wintry, |
寒山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寒山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