黃鸝
- 拼音huáng lí
- 注音ㄏㄨㄤˊ ㄌ一ˊ
- 繁體黃鸝
- 詞性名詞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黃鸝[ huáng lí ]
⒈ ?鳥名。身體黃色,自眼部至頭后部黑色,嘴淡紅色。叫的聲音很好聽,常被飼養(yǎng)作籠禽。吃森林中的害蟲,對林業(yè)有益。也叫鸧鹒或黃鶯。
引證解釋
⒈ ?鳥名。身體黃色,自眼部至頭后部黑色,嘴淡紅色。叫的聲音很好聽,常被飼養(yǎng)作籠禽。吃森林中的害蟲,對林業(yè)有益。也叫鸧鹒或黃鶯。
引南朝 梁 何遜 《石頭答庾郎丹》詩:“黃鸝隱葉飛,蛺蝶縈空戲?!?br />唐 杜甫 《絕句》之二:“兩箇黃鸝鳴翠柳,一行白鷺上青天?!?br />曹禺 《王昭君》第一幕:“四月天,黃鸝低鳴?!?/span>
國語辭典
黃鸝[ huáng lí ]
⒈ ?黃鶯的別名。參見「黃鶯」條。
引唐·杜甫〈蜀相〉詩:「映階碧草自春色,隔葉黃鸝空好音。」
黃鸝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鸝 | lí | 鳥 | 12畫 | 基本字義 鸝(鸝) lí(ㄌ一ˊ) ⒈ ?〔黃鸝〕鳥,羽毛黃色,從眼邊到頭后部有黑色斑紋,嘴淡紅色。鳴聲動(dòng)聽悅耳。亦稱“黃鶯”、“倉庚”、“黃鳥”。 異體字 鸝 造字法 形聲:從鳥、麗聲 English Chinese oriole; Oriolus oriolus |
黃 | huáng | 黃 | 11畫 | 基本字義 黃 huáng(ㄏㄨㄤˊ) ⒈ ?像金子或向日葵花的顏色:黃色。黃昏。牛黃。黃澄澄。信口雌黃。 ⒉ ?特指中國黃河:黃災(zāi)。治黃。黃泛區(qū)。 ⒊ ?指“黃帝”(即“軒轅氏”,傳說中原始社會(huì)部落聯(lián)盟首領(lǐng)):黃老(黃帝和老子)。炎黃子孫。 ⒋ ?事情失敗或計(jì)劃不能實(shí)現(xiàn):事情黃了。 ⒌ ?姓。 異體字 黃 漢英互譯 primary colors 造字法 象形:像蝗蟲形 English yellow; surname |
黃鸝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黃鸝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