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舉
- 拼音sān jǔ
- 注音ㄙㄢ ㄐㄨˇ
- 繁體三舉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三舉[ sān jǔ ]
⒈ ?三次殺牲備膳。舉,殺牲盛饌。
⒉ ?謂哭泣三次。
⒊ ?三度舉事。
⒋ ?指三期科考。
引證解釋
⒈ ?三次殺牲備膳。舉,殺牲盛饌。
引《周禮·天官·膳夫》:“王齊日三舉?!?br />孫詒讓 正義:“王齊日,朝食蓋用大牢,日中及夕食,則或少牢或特牲,故云三舉?!?/span>
⒉ ?謂哭泣三次。
引《孔叢子·陳士義》:“﹝ 郈成子 ﹞聞 寧喜 作難,右宰死之,還車而臨,三舉而歸?!?/span>
⒊ ?三度舉事。
引《新五代史·梁臣傳·敬翔朱珍等傳論》:“蓋自 高駢 死, 唐 以 梁 兼統(tǒng) 淮南,遂與 孫、楊 爭,凡三十年間,三舉而三敗?!?/span>
⒋ ?指三期科考。
引《宋史·選舉志一》:“﹝ 乾德 元年﹞定諸州貢舉條法及殿罰之式:進士‘文理紕繆’者殿五舉,諸科初場十‘不’殿五舉,第二、第三場十‘不’殿三舉,第一至第三場九‘不’并殿一舉。”
不,指文理不通。殿三舉,即指停止科考資格三期。 明 沉德符 《野獲編補遺·科場·預(yù)傳考官》:“各省改遣京官主試,定於今上之乙酉,至辛卯則三舉矣?!?/span>
三舉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三 | sān | 一 | 3畫 | 基本字義 三 sān(ㄙㄢ) ⒈ ?數(shù)名,二加一(在鈔票和單據(jù)上常用大寫“叁”代):三維空間。三部曲。三國(中國朝代名)。 ⒉ ?表示多次或多數(shù):三思而行。三緘其口。 異體字 叁 參 弎 漢英互譯 three 造字法 指事 English three |
舉 | jǔ | 丶 | 9畫 | 基本字義 舉(舉) jǔ(ㄐㄨˇ) ⒈ ?向上抬,向上托:舉頭。舉手。舉重。舉棋不定。 ⒉ ?動作行為:舉止。輕而易舉。 ⒊ ?發(fā)起,興辦:舉義。舉辦。創(chuàng)舉。 ⒋ ?提出:舉要。舉例。 ⒌ ?推選,推薦:推舉。薦舉。 ⒍ ?全:舉國。舉世。舉家。 ⒎ ?古代指科舉取士:科舉。舉人。一舉成名。 ⒏ ?攻克:“一戰(zhàn)而舉鄢、郢”。 異體字 舉 挙 擧 ? 漢英互譯 lift、raise、act、choose、deed、elect、enumerate、heave、raising 造字法 形聲 English raise, lift up; recom |
三舉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三舉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