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郎
- 拼音sān láng
- 注音ㄙㄢ ㄌㄤˊ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三郎[ sān láng ]
⒈ ?古代三種郎官的合稱。
⒉ ?唐玄宗小字。因其排行第三,故稱。
⒊ ?泛稱排行第三者。
引證解釋
⒈ ?古代三種郎官的合稱。
引《史記·秦始皇本紀(jì)》:“以罪過連逮少近官三郎,無得立者。”
司馬貞 索隱:“三郎,謂中郎、外郎、散郎?!?br />張守節(jié) 正義引《漢書·百官表》:“有議郎、中郎、散郎,又有左右三將,謂郎中,車?yán)?、戶郎?!?/span>
⒉ ?唐 玄宗 小字。因其排行第三,故稱。
引唐 鄭嵎 《津陽門》詩:“三郎 紫笛弄煙月,怨如別鶴呼羈雌。”
原注:“內(nèi)中皆以上為 三郎。”
宋 馬永卿 《懶真子》卷一:“三郎 謂 明皇 也。 明皇 兄弟六人,一人早亡,胡 明皇 為太子時,號五王宅。 寧王、薛王,明皇 兄也, 申王、岐王,明皇 弟也,故謂 三郎?!?br />明 屠隆 《彩毫記·為國薦賢》:“一自 三郎 度曲后,許多天樂在人間。”
郁達夫 《毀家詩紀(jì)》:“省識 三郎 腸斷意, 馬嵬 風(fēng)雨葬花魁。”
⒊ ?泛稱排行第三者。
引《南齊書·陳顯達傳》:“當(dāng)世快牛稱 陳世子 青、 王三郎 烏、 呂文顯 折角、 江瞿曇 白鼻?!?/span>
三郎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三 | sān | 一 | 3畫 | 基本字義 三 sān(ㄙㄢ) ⒈ ?數(shù)名,二加一(在鈔票和單據(jù)上常用大寫“叁”代):三維空間。三部曲。三國(中國朝代名)。 ⒉ ?表示多次或多數(shù):三思而行。三緘其口。 異體字 叁 參 弎 漢英互譯 three 造字法 指事 English three |
郎 | láng làng | 阝 | 8畫 | 基本字義 郎 láng(ㄌㄤˊ) ⒈ ?對年輕男子的稱呼:大郎。郎才女貌。 ⒉ ?對某種人的稱呼:貨郎。女郎。 ⒊ ?舊時妻稱夫或情人:郎君。 ⒋ ?封建時代的官名:郎中(a.古官名;b.中醫(yī)醫(yī)生)。侍郎。員外郎。 ⒌ ?姓。 其他字義 郎 làng(ㄌㄤˋ) ⒈ ?〔屎殼郎〕“蜣螂”的俗稱。 異體字 郞 郒 漢英互譯 man English gentleman, young man; husband |
三郎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三郎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