熙春
- 拼音xī chūn
- 注音ㄒ一 ㄔㄨㄣ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熙春[ xī chūn ]
⒈ ?明媚的春天。
英warm spring;
⒉ ?同“熙春茶”
英hyson;
引證解釋
⒈ ?明媚的春天。
引晉 潘岳 《閑居賦》:“凜秋暑退,熙春寒往?!?br />元 自悅 《續(xù)蘭亭會補任城呂系詩》:“散懷得真契,引觴答熙春。”
⒉ ?閣名。 宋徽宗 時建于 南京 同樂園 內(nèi)。
引金 元好問 《云峽》詩:“故都喬木今如此,夢想 熙春 百花里?!?br />元 劉祁 《歸潛志》卷七:“正大 末,北兵入 河 南,京城作防守計,官盡毀之……迄今皆廢區(qū)壞址,荒蕪所存者,獨 熙春 一閣耳?!?/span>
國語辭典
熙春[ xī chūn ]
⒈ ?和暖的春天。
引《文選·潘岳·閑居賦》:「凜秋暑退,熙春寒往。」
⒉ ?原為古代一位制茶家的名字,姓李。后用以代指綠茶。
熙春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熙 | xī | 灬 | 14畫 | 基本字義 熙 xī(ㄒ一) ⒈ ?光明。 ⒉ ?興起,興盛。 ⒊ ?和樂:熙怡。熙笑。 ⒋ ?古同“禧”,福,吉祥。 ⒌ ?〔熙熙攘攘〕形容人來人往、喧鬧紛雜的樣子。 ⒍ ?古同“嬉”,嬉戲。 異體字 ? 焈 煕 熈 凞 ? 漢英互譯 bright、prosperous、sunny 造字法 形聲:下形上聲 English bright, splendid, glorious |
春 | chūn | 日 | 9畫 | 基本字義 春 chūn(ㄔㄨㄣ) ⒈ ?一年的第一季:春季(農(nóng)歷正月至三月)。春節(jié)。春色。春暉(春天的陽光,喻父母的恩情)。春山(春天的山,山色如黛,喻婦女的眉毛)。春秋(a.春季和秋季;b.指年月;c.指人的年歲,如“春春正富”;d.指中國古代的編年體史書,魯國的《春秋》。亦泛指歷史或歷史著作;e.中國的歷史上的一個時代)。 ⒉ ?兩性相求的欲望:春心。懷春。 ⒊ ?生機:大地回春。 ⒋ ?姓。 異體字 ? ? 旾 萅 漢英 |
熙春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熙春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