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望
- 拼音sì wàng
- 注音ㄙˋ ㄨㄤˋ
- 詞性動(dòng)詞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四望[ sì wàng ]
⒈ ?四顧。
例四望無人。
英look around;
引證解釋
⒈ ?古祭名。指古代天子向四方遙祭山川。
引《周禮·春官·大宗伯》:“國(guó)有大故,則旅上帝及四望?!?br />賈公彥 疏:“言四望者,不可一往就祭,當(dāng)四向望而為壇遙祭之,故云四望也?!?br />孫詒讓 正義:“陳壽祺 云:‘山川之祭, 周 禮四望, 魯 禮三望。其餘諸侯祀竟內(nèi)山川,蓋無定數(shù),山川之大者,莫如五岳、四瀆。 《禮記·王制》曰:五岳視三公,四瀆視諸侯。望祭山川豈可舍此有五岳四瀆等,則四望非限以四事,乃謂四方之望也……’案:陳 説是也。四望者,分方望祭之名,通言之,凡山川之祭皆曰‘望’,於山川之中,舉其尤大者別祭之,則有四望。天子統(tǒng)治宇內(nèi),則四望之祭,亦外極四表。”
按, 鄭玄 注以五岳、四鎮(zhèn)、四瀆為“四望”。 漢 賈誼 《新書·輔佐》:“奉常典天,以掌宗廟社稷之祀,天神地祇人鬼,凡山川四望,國(guó)之諸祭,吉兇妖祥占相之事?!?br />唐 楊炯 《少室山少姨廟碑》:“四望於是莫脩,八神以之無主?!?/span>
⒉ ?指所祭之四方山川及其神靈。
引《隋書·禮儀志五》:“祀星辰,祭四望?!?br />《舊唐書·文苑傳上·楊炯》:“又制毳冕以祭四望也,四望者,岳瀆之神也?!?/span>
⒊ ?眺望四方。
引《楚辭·九歌·河伯》:“登 崑崙 兮四望,心飛揚(yáng)兮浩蕩?!?br />宋 徐照 《過鄱陽湖》詩:“四望疑無地,孤舟若在天。”
秦牧 《泰山日出》:“這時(shí)舉目四望,與剛才的景色迥然不同?!?/span>
⒋ ?山名。在今 青海 樂都縣。
引《漢書·趙充國(guó)傳》:“充國(guó) 至 全城 (渡 河 )……遣騎候 四望陿 中,亡虜?!?br />顏師古 注:“四望 者,陿名也?!?/span>
⒌ ?山名。在今 江蘇 南京市 西北。 東晉 蘇峻 據(jù) 石頭,溫嶠 筑壘四望磯以逼 峻,即此。見《晉書·溫嶠傳》。
⒍ ?山名。在今 湖北 隨縣。
引《資治通鑒·唐德宗建中二年》:“梁崇義 發(fā)兵攻 江陵,至 四望,大敗而歸?!?br />胡三省 注:“今 隨州 隨縣 之東有 四望山,其山最高,四望皆可見?!?/span>
國(guó)語辭典
四望[ sì wàng ]
⒈ ?向四方眺望。
引《楚辭·屈原·九歌·河伯》:「登昆侖兮四望,心飛揚(yáng)兮浩蕩?!?br />《文選·王粲·登樓賦》:「登茲樓以四望兮,聊暇日以銷憂?!?/span>
⒉ ?古代天子向四方遙祭山川。
引《周禮·春官·大宗伯》:「國(guó)有大故,則旅上帝及四望?!?br />唐·楊烱〈少室山少姨廟碑銘〉:「四望于是莫修,八神以之無主?!?/span>
四望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望 | wàng | 月 | 11畫 | 基本字義 望 wàng(ㄨㄤˋ) ⒈ ?看,往遠(yuǎn)處看:望見。眺望。張望。望塵莫及(喻遠(yuǎn)遠(yuǎn)落后)。望風(fēng)捕影。 ⒉ ?拜訪:看望。拜望。探望。 ⒊ ?希圖,盼:期望。欲望。喜出望外。 ⒋ ?人所敬仰的,有名的:望族。名望。聲望。威望。 ⒌ ?向,朝著:望東走。 ⒍ ?月圓,農(nóng)歷每月十五日前后:望日。 ⒎ ?埋怨,責(zé)備:怨望。 ⒏ ?姓。 異體字 琞 朢 漢英互譯 full moon、hope、look over、reputation、visit 相關(guān)字詞 視、看、瞧 造字法 會(huì)意 English to look at, loo |
四 | sì | 囗 | 5畫 | 基本字義 四 sì(ㄙˋ) ⒈ ?數(shù)名,三加一(在鈔票和單據(jù)上常用大寫“肆”代):四方。四邊。四序(即“四季”)。四體(a.指人的四肢;b.指楷、草、隸、篆四種字體)。四庫(古籍經(jīng)、史、子、集四部的代稱。亦稱“四部”)。四君子(中國(guó)畫中對(duì)梅、蘭、竹、菊四種花卉題材的總稱)。 ⒉ ?中國(guó)古代樂譜的記音符號(hào),相當(dāng)于簡(jiǎn)譜中的低音“6”。 異體字 亖 肆 漢英互譯 four 造字法 會(huì)意 English four |
四望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四望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