迷澌
- 拼音mí sī
- 注音ㄇ一ˊ ㄙ
- 詞性暫無(wú)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(wú)組合信息
詞語(yǔ)解釋
迷澌[ mí sī ]
⒈ ?亦作“迷廝”。
⒉ ?謂神思恍惚散亂。
引證解釋
⒈ ?亦作“迷廝”。謂神思恍惚散亂。
引明 湯顯祖 《牡丹亭·詰病》:“看他嬌啼隱忍,笑譫迷廝,睡眼懵憕。”
清 龔自珍 《送歙吳君序》:“然而心茫洋,目迷澌。”
迷澌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澌 | sī | 氵 | 15畫 | 基本字義 澌 sī(ㄙ) ⒈ ?盡:澌滅。 ⒉ ?流水:“候吏還白,河水流澌”。 ⒊ ?古同“嘶”,聲音沙啞。 異體字 凘 造字法 形聲:從氵、斯聲 English to exhaust; to drain dry |
迷 | mí | 辶 | 9畫 | 基本字義 迷 mí(ㄇ一ˊ) ⒈ ?分辨不清,失去了辨別、判斷的能力:迷信。迷糊。迷津。迷惘。迷蒙(a.昏暗看不清;b.神志模糊不清;e.使迷惑,受蒙蔽)。執(zhí)迷不悟。 ⒉ ?醉心于某種事物,發(fā)生特殊的愛(ài)好:迷戀。入迷。 ⒊ ?沉醉于某種事物的人:棋迷。革新迷。 ⒋ ?使人陶醉:景色迷人。 異體字 謎 漢英互譯 aficionado、fan、hepcat 造字法 形聲:從辶、米聲 English bewitch, charm, infatuate |
迷澌的近義詞
- 暫無(wú)近義詞信息
迷澌的反義詞
- 暫無(wú)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