儀形
- 拼音yí xíng
- 注音一ˊ ㄒ一ㄥˊ
- 繁體儀形
- 詞性暫無(wú)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(wú)組合信息
詞語(yǔ)解釋
儀形[ yí xíng ]
⒈ ?儀容;形體。
⒉ ?謂畫(huà)其形貌。
⒊ ?效法。
⒋ ?行法規(guī);做楷模。
⒌ ?典范;楷模。
引證解釋
⒈ ?儀容;形體。
引晉 謝靈運(yùn) 《廬山慧遠(yuǎn)法師誄》:“從容音旨,優(yōu)游儀形,廣演慈悲,饒益眾生?!?br />《文選·王儉<褚淵碑文>》:“德猷靡嗣,儀形長(zhǎng)遞?!?br />李善 注:“儀形,容儀形體也?!?br />前蜀 杜光庭 《虬髯客傳》:“觀 李郎 儀形器宇,真丈夫也?!?br />明 吳承恩 《陌上佳人賦》:“吾今不暇悉其顏狀、意態(tài)、風(fēng)標(biāo)、儀形?!?/span>
⒉ ?謂畫(huà)其形貌。
引《文選·左思<魏都賦>》:“丹青炳煥,特有 溫室,儀形宇宙,歷象圣賢?!?br />李周翰 注:“言於 溫室殿 畫(huà)天地之形、圣賢之象。”
⒊ ?效法。
引《漢書(shū)·王莽傳上》:“唯陛下深惟祖宗之重,敬畏上天之戒,儀形 虞 周 之盛?!?br />顏師古 注:“儀形,謂則而象之?!?/span>
⒋ ?行法規(guī);做楷模。 《魏書(shū)·廣平王匡傳》:“﹝ 匡 ﹞性耿介,有氣節(jié)。
引高祖 器之謂曰:‘叔父必能儀形社稷,匡輔朕躬,今可改名為 匡,以成克終之美。’”
唐 元稹 《贈(zèng)鄭余慶太?!罚骸皼r朕小子獲承祖宗,實(shí)賴一二元老朝夕教誨,以儀形於四方。”
⒌ ?典范;楷模。
引晉 陸機(jī) 《贈(zèng)馮文羆遷斥丘令》:“民之肯好,狂狷厲圣;儀形在昔,予聞子命?!?br />《北齊書(shū)·王昕傳》:“元景 位望微劣,不足使殿下式瞻儀形,安敢以親王僚寀,從廝養(yǎng)之役。”
宋 蘇軾 《告文宣王文》:“載空言於典籍,示后世之儀形?!?/span>
國(guó)語(yǔ)辭典
儀形[ yí xíng ]
⒈ ?容貌。
引南朝宋·劉義慶《世說(shuō)新語(yǔ)·賞譽(yù)》:「閑習(xí)禮度,不如式瞻儀形?!?br />唐·杜光庭《虬髯客傳》:「觀李郎儀形器宇,真丈夫也?!?/span>
⒉ ?效仿。
引《漢書(shū)·卷九九·王莽傳上》:「敬畏上天之戒,儀形虞、周之盛。」
⒊ ?楷模、典范。也作「儀刑」。
引《北齊書(shū)·卷三一·王昕傳》:「元景位望微劣,不足使殿下式瞻儀形?!?/span>
儀形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(huà)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儀 | yí | 亻 | 5畫(huà) | 基本字義 儀(儀) yí(一ˊ) ⒈ ?人的外表或舉動(dòng):儀態(tài)。儀表。威儀(使人敬畏的嚴(yán)肅容貌和舉止)。 ⒉ ?按程序進(jìn)行的禮節(jié):儀式。儀仗。司儀。 ⒊ ?禮物:賀儀。謝儀。 ⒋ ?供測(cè)量、繪圖、實(shí)驗(yàn)用的器具:儀器。 ⒌ ?法制,準(zhǔn)則:儀刑。“設(shè)儀立度,可以為準(zhǔn)則”。 ⒍ ?姓。 異體字 儀 漢英互譯 appearance、bearing、ceremony、instrument、present 造字法 形聲:從亻、義聲 English ceremony, rites gifts; admire |
形 | xíng | 彡 | 7畫(huà) | 基本字義 形 xíng(ㄒ一ㄥˊ) ⒈ ?實(shí)體:形儀(體態(tài)儀表)。形體。形貌。形容。形骸。形單影只。形影相吊。 ⒉ ?樣子:形狀。形式。形態(tài)。形跡。地形。情形。 ⒊ ?表現(xiàn):形諸筆墨。喜形于色。 ⒋ ?對(duì)照,比較:相形見(jiàn)絀。 ⒌ ?狀況,地勢(shì):形勢(shì)。 ⒍ ?古同“型”,模子。 ⒎ ?古同“刑”,刑罰。 異體字 侀 漢英互譯 appear、body、compare、entity、form、look、shape 造字法 形聲:從彡、開(kāi)聲 English form, shape, appearance |
儀形的近義詞
- 暫無(wú)近義詞信息
儀形的反義詞
- 暫無(wú)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