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吳
- 拼音sān wú
- 注音ㄙㄢ ㄨˊ
- 繁體三吳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三吳[ sān wú ]
⒈ ?地名。晉指吳興、吳郡、會稽。
⒉ ?地名。唐指吳興、吳郡、丹陽。
⒋ ?泛指長江下游一帶。
引證解釋
⒈ ?地名。 晉 指 吳興、吳郡、會稽。北魏 酈道元 《水經(jīng)注·漸水》:“永建 中, 陽羨 周嘉 上書,以縣( 會稽 )遠(yuǎn),赴會至難,求得分置,遂以 浙江 西為 吳,以東為 會稽。漢高帝 十二年,一 吳 也,后分為三,世號‘ 三吳 ’。
引吳興、吳郡,會稽 其一焉?!?br />唐 張彥遠(yuǎn) 《歷代名畫記·論畫體工用榻寫》:“江 南地潤無塵,人多精藝, 三吳 之跡,八絶之名, 逸少 右軍, 長康 散騎,書畫之能,其來尚矣。”
⒉ ?地名。 唐 指 吳興、吳郡、丹陽?!锻ǖ洹ぶ菘な罚骸疤K州,春秋 吳國 之都也……與 吳興、丹陽 為 三吳。齊 因之。 陳 置 吳州。隋 平 陳,改曰 蘇州。
引煬帝 初,復(fù)曰 吳州,尋為 吳郡。大 唐 為 蘇州,或為 吳郡?!?br />唐 趙元一 《奉天錄》卷三:“今天下安危,在于 淮 楚。師振則 三吳 安, 三吳 安則國家不失外府?!?br />唐 杜牧 《題桐葉》詩:“三吳 煙水平生念,寧向閒人道所之。”
⒊ ?地名。 宋 指 蘇州、常州、湖州。
引宋 司馬光 《送楊太祝忱知長洲縣》詩:“三吳 佳縣首,民物舊熙熙?!?/span>
⒋ ?泛指 長江 下游一帶。
引唐 李白 《猛虎行》:“三吳 邦伯皆顧盼,四海雄俠兩追隨?!?br />金 劉致君 《鷓鴣天》詞:“修月客,弄云娘, 三吳 清興入淋浪。”
三吳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吳 | wú | 口 | 7畫 | 基本字義 吳 wú(ㄨˊ) ⒈ ?中國周代諸侯國名,在今江蘇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,后擴展至淮河下游一帶:吳鉤(古代吳地出產(chǎn)的一種彎刀,后泛指鋒利的刀劍)。吳越同舟(喻過去的仇人由于當(dāng)前利害一致而成為朋友)。 ⒉ ?中國東漢末年三國之一:吳下阿蒙(喻原先學(xué)識粗淺的人)。 ⒊ ?泛指中國江蘇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一帶:吳語。吳牛喘月(喻見到類似事物就膽怯害怕起來)。 ⒋ ?姓。 異體字 吞 吳 呉 造字法 會意:從口、從矢 English name of |
三 | sān | 一 | 3畫 | 基本字義 三 sān(ㄙㄢ) ⒈ ?數(shù)名,二加一(在鈔票和單據(jù)上常用大寫“叁”代):三維空間。三部曲。三國(中國朝代名)。 ⒉ ?表示多次或多數(shù):三思而行。三緘其口。 異體字 叁 參 弎 漢英互譯 three 造字法 指事 English three |
三吳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三吳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