搗蓍
- 拼音dǎo shī
- 注音ㄉㄠˇ ㄕ
- 繁體擣蓍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搗蓍[ dǎo shī ]
⒈ ?叢生的蓍草。
引證解釋
⒈ ?叢生的蓍草。
引《史記·龜策列傳論》:“下有伏靈,上有兔絲;上有擣蓍,下有神龜。”
司馬貞 索隱:“擣蓍即藂蓍。擣是古‘稠’字也?!?/span>
搗蓍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蓍 | shī | 艸 | 13畫 | 基本字義 蓍 shī(ㄕ) ⒈ ?〔蓍草〕多年生草本植物,全草可入藥,莖、葉可制香料(通稱“蚰蜒草”、“鋸齒草”)。古代用其莖占卜,如“蓍龜”。 異體字 造字法 形聲:從艸、老、日聲 English milfoil, plant used in divination |
搗 | dǎo | 扌 | 10畫 | 基本字義 搗(搗) dǎo(ㄉㄠˇ) ⒈ ?砸,舂:搗米。搗蒜。搗藥。搗毀。 ⒉ ?沖,攻打:直搗敵巢。 ⒊ ?攪擾:搗亂。搗鬼。 異體字 搗 擣 ? 漢英互譯 disturb、pound with a pestle、pug、smash 造字法 形聲:從扌、島聲 English hull; thresh; beat, attack |
搗蓍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搗蓍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