刻鵠
- 拼音kè hú
- 注音ㄎㄜˋ ㄏㄨˊ
- 繁體刻鵠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刻鵠[ kè hú ]
⒈ ?喻仿效前賢。
⒉ ?謂弄巧成拙,適得其反。
引證解釋
⒈ ?喻仿效前賢。參見“刻鵠類鶩”。
引唐 盧照鄰 《釋疾文》:“既而屠龍適就,刻鵠初成?!?br />宋 秦觀 《賀蘇禮部啟》:“嘆刻鵠之未成,念攀鴻而何敢?!?br />明 朱鼎 《玉鏡臺(tái)記·詔聘太真》:“掩書俯幾憶平生,刻鵠初成,畫虎還成?!?/span>
⒉ ?謂弄巧成拙,適得其反。參見“刻鵠類鶩”。
引《西游記》第三七回:“倘被多官拿住,説我們欺邦滅國,問一款大逆之罪,困陷城中,卻不是畫虎刻鵠也?”
國語辭典
刻鵠[ kè hú ]
⒈ ?比喻仿效他人的行為。參見「刻鵠類鶩」條。
引唐·盧照鄰〈釋疾文·粵若〉:「既而屠龍適就,刻鵠初成?!?/span>
⒉ ?比喻弄巧成拙、適得其反。參見「刻鵠類鶩」條。
引《西游記·第三七回》:「倘被多官拿住,說我們欺邦滅國,問一款大逆之罪,困陷城中,卻不是畫虎刻鵠也?」
刻鵠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刻 | kè | 刂 | 8畫 | 基本字義 刻 kè(ㄎㄜˋ) ⒈ ?雕,用刀子挖:刻本(雕版印成的書本)。刻石??套?。刻板。刻舟求劍。 ⒉ ?古代用漏壺記時(shí),一晝夜共一百刻。今用鐘表計(jì)時(shí),一刻等于十五分鐘:五點(diǎn)一刻。 ⒊ ?時(shí)間:此刻。即刻。頃刻(極短時(shí)間)。時(shí)刻。刻不容緩。 ⒋ ?形容程度極深:深刻??桃狻?坦牵ǜ惺苌钋腥牍牵???炭?。 ⒌ ?不厚道:刻毒。刻薄。尖刻??量?。 ⒍ ?同“克”。 異體字 漢英互譯 character、chisel 造字法 形聲:從刂、亥聲 English carve, |
鵠 | hú | 鳥 | 12畫 | 基本字義 鵠(鵠) hú(ㄏㄨˊ) ⒈ ?水鳥,形狀像鵝,體較鵝大,鳴聲宏亮,善飛,吃植物、昆蟲等(亦稱“天鵝”):鵠立。鵠望(殷切盼望)。鵠候。 異體字 鵠 ? 漢英互譯 swan 造字法 形聲:從鳥、告聲 English target |
刻鵠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刻鵠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