蘆子
- 拼音lú zǐ
- 注音ㄌㄨˊ ㄗˇ
- 繁體蘆子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蘆子[ lú zǐ ]
⒈ ?即蘆人。
⒉ ?古關(guān)名。故址在今陜西省志丹縣北與靖邊縣交界處。因兩崖峙立如門,形似葫蘆而得名。
引證解釋
⒈ ?即蘆人。參見“蘆人”。
引明 盛恩 《焦山賦》:“蘆子乘槎,漁父汎船。”
⒉ ?古關(guān)名。故址在今 陜西省 志丹縣 北與 靖邊縣 交界處。因兩崖峙立如門,形似葫蘆而得名。
引唐 杜甫 《塞蘆子》詩:“延州 秦 北戶,關(guān)防猶可倚。焉得一萬人,疾驅(qū)塞 蘆子?!?/span>
蘆子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子 | zǐ | 子 | 3畫 | 基本字義 子 zǐ(ㄗˇ) ⒈ ?古代指兒女,現(xiàn)專指兒子:子女。子孫。子嗣。子弟(后輩人,年輕人)。 ⒉ ?植物的果實、種子:菜子。瓜子兒。子實。 ⒊ ?動物的卵:魚子。蠶子。 ⒋ ?幼小的,小的:子雞。子畜。子城。 ⒌ ?小而硬的顆粒狀的東西:子彈( dàn )。棋子兒。 ⒍ ?與“母”相對:子金(利息)。子母扣。子音(輔音)。 ⒎ ?對人的稱呼:男子。妻子。士子(讀書人)。舟子(船夫)。才子。 ⒏ ?古代對人的尊稱;稱老師或稱有道德 |
蘆 | lú | 艸 | 7畫 | 基本字義 蘆 lú(ㄌㄨˊ) ⒈ ?〔蘆葦〕多年生草本植物,多生于水邊,莖中空,莖可編席,亦可造紙。簡稱“蘆”,如“蘆花”、“蘆根”、“蘆笛”、“蘆席”、“蘆蕩”;亦簡稱“葦”,如“蘆叢”、“蘆塘”、“蘆箔”、“蘆蕩”。 ⒉ ?姓。 異體字 蘆 造字法 形聲 English rushes, reeds |
蘆子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蘆子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