焚草
- 拼音fén cǎo
- 注音ㄈㄣˊ ㄘㄠˇ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焚草[ fén cǎo ]
⒈ ?焚燒茅草。
⒉ ?燒掉奏稿,以示謹(jǐn)密。
⒊ ?據(jù)《隋書·宇文化及傳》載宇文化及等發(fā)動(dòng)兵變時(shí),司馬德戡曾集兵城內(nèi)舉火與城外相應(yīng),隋煬帝聞聲問是何事,裴虔通偽稱:“草坊被焚,外人救火,故喧囂耳。”煬帝信以為真,未加提防,遂被殺。史稱此次兵變?yōu)椤胺俨葜儭薄?/p>
引證解釋
⒈ ?焚燒茅草。
引唐 李華 《衢州龍興寺故律師體公碑》:“焚草為香,採花為供。”
⒉ ?燒掉奏稿,以示謹(jǐn)密。
引《宋書·謝弘微傳》:“﹝ 弘微 ﹞每有獻(xiàn)替及論時(shí)事,必手書焚草,人莫之知?!?/span>
⒊ ?煬帝 信以為真,未加提防,遂被殺。史稱此次兵變?yōu)椤胺俨葜儭薄?/p>
引據(jù)《隋書·宇文化及傳》載 宇文化及 等發(fā)動(dòng)兵變時(shí), 司馬德戡 曾集兵城內(nèi)舉火與城外相應(yīng), 隋煬帝 聞聲問是何事, 裴虔通 偽稱:“草坊被焚,外人救火,故喧囂耳?!?br />魯迅 《中國小說史略》第十一篇:“宇文化及 將謀亂,因請(qǐng)放官奴分直上下,詔許之,‘是有焚草之變’?!?/span>
國語辭典
焚草[ fén cǎo ]
⒈ ?章奏繕就,焚去草稿。古名臣以示謹(jǐn)密。
引《南史·卷二〇·謝弘微傳》:「每獻(xiàn)替及陳事,必手書,焚草,人莫之知?!?/span>
⒉ ?燒草。
引唐·李華〈衢州龍興寺故律師體公碑〉:「焚草為香,采花為供,年十有五,瓊章鶴姿?!?/span>
焚草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焚 | fén | 火 | 12畫 | 基本字義 焚 fén(ㄈㄣˊ) ⒈ ?燒:焚燒。焚毀。焚化。焚香。焚書坑儒。焚膏繼晷(“膏”,油脂;“晷”,日影;形容夜以繼日地用功讀書或努力工作)。憂心如焚。 異體字 ? 炃 燌 燓 燔 漢英互譯 burn 相關(guān)字詞 燃、燒 造字法 會(huì)意:從林、從火 English burn |
草 | cǎo | 艸 | 9畫 | 基本字義 草 cǎo(ㄘㄠˇ) ⒈ ?對(duì)高等植物中除了樹木、莊稼、蔬菜以外的莖干柔軟的植物的統(tǒng)稱;廣義指莖干比較柔軟的植物,包括莊稼和蔬菜:青草。野草。茅草。水草?;ú?。草鞋。草堂(茅草蓋的堂屋,舊時(shí)文人以此自稱山野間的住所,有自謙卑陋的意思)。草原。草坪。草行露宿。草菅人命。 ⒉ ?特指用作燃料、飼料的稻麥之類的莖葉:草料。柴草。稻草。 ⒊ ?粗糙,不細(xì)致:草率( shuài )。草鄙(粗野樸陋)。草具(粗劣的食物)。 ⒋ |
焚草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焚草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