感麟
- 拼音gǎn lín
- 注音ㄍㄢˇ ㄌ一ㄣˊ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(yǔ)解釋
感麟[ gǎn lín ]
⒈ ?指孔子對(duì)獲麟一事的感傷。春秋魯哀公十四年,西狩獲麟。孔子見而感傷,曰:“吾道窮矣!”乃因魯史記作《春秋》。上起魯隱公元年,下至獲麟(公元前722年--前481年)。見《史記·孔子世家》。
引證解釋
⒈ ?指 孔子 對(duì)獲麟一事的感傷。 春秋 魯哀公 十四年,西狩獲麟。
引孔子 見而感傷,曰:“吾道窮矣!”
乃因 魯 史記作《春秋》。上起 魯隱公 元年,下至獲麟(公元前722年--前481年)。見《史記·孔子世家》。 晉 杜預(yù) 《<春秋經(jīng)傳集解>序》:“故余以為感麟而作,作起獲麟,則文止於所起,為得其實(shí)?!?/span>
感麟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麟 | lín | 鹿 | 23畫 | 基本字義 麟 lín(ㄌ一ㄣˊ) ⒈ ?〔麒麟〕古代傳說中的一種動(dòng)物,像鹿,全身有鱗甲,有尾。古代以其象征祥瑞,亦用來喻杰出的人物。簡(jiǎn)稱“麟”,如“鳳毛麟角”,“麟鳳龜龍”。 異體字 麐 造字法 形聲:左形右聲 English female of Chinese unicorn |
感 | gǎn | 心 | 13畫 | 基本字義 感 gǎn(ㄍㄢˇ) ⒈ ?覺出:感觸。感覺。感性。感知(客觀事物通過感覺器官在人腦中的直接反映)。感官。 ⒉ ?使在意識(shí)、情緒上起反應(yīng);因受刺激而引起的心理上的變化:感動(dòng)。感想。反感。好感。情感。敏感。感染。感召。感慨。感喟。感嘆。自豪感。感人肺腑。百感交集。 ⒊ ?對(duì)人家的好意表示謝意:感謝。感恩。感激。感愧。 異體字 漢英互譯 affect、be obliged、feel、move、sense、touch 造字法 形聲:從心、咸聲 English feel, perceive, emo |
感麟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感麟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