鱗苔
- 拼音lín tái
- 注音ㄌ一ㄣˊ ㄊㄞˊ
- 繁體鱗苔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(yǔ)解釋
鱗苔[ lín tái ]
⒈ ?鱗片狀的苔痕。
引證解釋
⒈ ?鱗片狀的苔痕。
引劉侗 于奕正 《帝京景物略·九龍池》引 趙貞吉 《九龍池》詩(shī):“為有香漦繞松柏,故令蟠屈長(zhǎng)鱗苔。”
鱗苔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苔 | tái tāi | 艸 | 8畫 | 基本字義 苔 tái(ㄊㄞˊ) ⒈ ?隱花植物的一類,根、莖、葉的區(qū)別不明顯,常貼在陰濕的地方生長(zhǎng):青苔。苔蘚。苔原。 其他字義 苔 tāi(ㄊㄞ) ⒈ ?〔舌苔〕舌頭上面的垢膩,由衰死的上皮細(xì)胞和黏液等形成,觀察它的顏色可以幫助論斷病癥。 異體字 薹 菭 箈 ? 造字法 形聲:從艸、臺(tái)聲 English moss, lichen |
鱗 | lín | 魚 | 20畫 | 基本字義 鱗(鱗) lín(ㄌ一ㄣˊ) ⒈ ?魚類、爬行動(dòng)物和少數(shù)哺乳動(dòng)物身體表面長(zhǎng)的角質(zhì)或骨質(zhì)小薄片:魚鱗。鱗片。 ⒉ ?鱗狀的:鱗爪( zhǎo )。鱗波。鱗莖。鱗屑。鱗集(群集)。遍體鱗傷。鱗次櫛比。 ⒊ ?泛指有鱗甲的動(dòng)物:鱗鴻(指“魚雁”,即書信)。 異體字 鱗 ? 漢英互譯 squama 造字法 形聲:左形右聲 English fish scales |
鱗苔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鱗苔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