淹識
- 拼音yān shí
- 注音一ㄢ ㄕˊ
- 繁體淹識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淹識[ yān shí ]
⒈ ?淵博。
⒉ ?深通,通曉。
引證解釋
⒈ ?淵博。
引《晉書·桓沖傳》:“沖 字 幼子,溫 諸弟中最淹識,有武干?!?/span>
⒉ ?深通,通曉。
引《新唐書·儒學傳上·谷那律》:“﹝ 谷那律 ﹞淹識羣書, 褚遂良 嘗稱為‘九經庫’。”
《新唐書·王彥威傳》:“﹝ 威 ﹞少孤,家無貲,自力於學。舉明經甲科,淹識古今典禮。”
國語辭典
淹識[ yān shì ]
⒈ ?博識、精通。
引《晉書·卷七四·桓彝傳》:「沖字幼子,溫諸弟中最淹識,有武干,溫甚器之?!?br />《新唐書·卷一六四·王彥威傳》:「少孤,家無貲,自力于學。舉明經甲科,淹識古今典禮?!?/span>
淹識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淹 | yān | 氵 | 11畫 | 基本字義 淹 yān(一ㄢ) ⒈ ?浸沒( mò ):水淹。淹沒( mò )。淹灌。 ⒉ ?皮膚被汗液浸漬:胳肢窩被汗淹得又痛又癢。 ⒊ ?廣:淹博。淹通。淹貫(淵博而貫通)。淹雅(淵博高雅)。 ⒋ ?滯,久留:淹留。久淹。淹滯。淹月(滯留一月)。 異體字 奄 淊 醃 漢英互譯 flood、submerge 造字法 形聲:從氵、奄聲 English drown; cover with liquid, steep |
識 | shí zhì | 讠 | 7畫 | 基本字義 識(識) shí(ㄕˊ) ⒈ ?知道,認得,能辨別:識辨。識破。識相( xiàng )。識途老馬。 ⒉ ?所知道的道理:知識。常識。 ⒊ ?辨別是非的能力:見識。遠見卓識。 其他字義 識(識) zhì(ㄓˋ) ⒈ ?記?。翰┞剰娮R。 ⒉ ?標志,記號。 異體字 識 造字法 形聲:從讠、聲 |
淹識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淹識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