符采
- 拼音fú cǎi
- 注音ㄈㄨˊ ㄘㄞˇ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符采[ fú cǎi ]
⒈ ?亦作“符彩”。
⒉ ?美玉的文理色彩。
⒊ ?比喻人的外表儀容。
⒋ ?指文藝才華。
引證解釋
⒈ ?亦作“符彩”。
⒉ ?美玉的文理色彩。
引《文選·左思<蜀都賦>》:“其間則有虎珀丹青,江珠瑕英,金沙銀礫,符采彪炳?!?br />劉逵 注:“符采,玉之橫文也?!?br />《山海經(jīng)·北山經(jīng)》“曰 燕山,多嬰石” 晉 郭璞 注:“言石似玉有符彩嬰帶,所謂燕石者?!?br />晉 葛洪 《抱樸子·博喻》:“瓊瑤以符采剖判,三金以琦玩冶鑠?!?/span>
⒊ ?比喻人的外表儀容。
引唐 王勃 《采蓮賦》:“廼有貴子王孫,乘閒縱觀, 何平叔 之符彩, 潘安仁 之藻翰?!?br />宋 司馬光 《答河陽李夷白秘校書》:“以是得瞻見符采,承接餘論,其為幸已大?!?br />邵博 《聞見后錄》卷十五引 宋 雷簡夫 《上歐陽內(nèi)翰書》:“簡夫 頃年待詔公車府,因故人 蘇子美 始拜符采,不間不遺,許接議論?!?/span>
⒋ ?指文藝才華。
引南朝 梁 劉勰 《文心雕龍·風(fēng)骨》:“才鋒峻立,符采克炳?!?br />唐 楊炯 《送東海孫尉詩序》:“東川 孫尉,文章動俗,符彩射人?!?br />清 陳康祺 《郎潛紀聞》卷十四:“康熙 間, 陸圻 景宣、毛先舒 稚黃 ……稱 西泠 十子,所作詩文,淹通藻密,符采爛然,世謂之西泠派?!?/span>
國語辭典
符采[ fú cǎi ]
⒈ ?瑞玉的文采。
引《文選·左思·蜀都賦》:「符采彪炳,暉麗灼爍。」
⒉ ?比喻詩文辭藻的華麗。
引南朝梁·劉勰《文心雕龍·詮賦》:「麗詞雅義,符采相勝?!?/span>
符采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符 | fú | 竹 | 11畫 | 基本字義 符 fú(ㄈㄨˊ) ⒈ ?古代朝廷傳達命令或征調(diào)兵將用的憑證:虎符。符信。符節(jié)。 ⒉ ?代表事物的標記、記號:符號。音符。 ⒊ ?相合:符合。言行相符。 ⒋ ?道士畫的驅(qū)使鬼神的圖形或線條:符咒。護身符。 ⒌ ?古代稱祥瑞的征兆:符瑞。符應(yīng)( yìng )(指天降“符瑞”,與人事相應(yīng))。 ⒍ ?姓。 異體字 苻 漢英互譯 accord with、symbol 造字法 形聲:從竹、付聲 English i.d. tag, tally, symbol, charm |
采 | cǎi cài | 采 | 8畫 | 基本字義 采(採) cǎi(ㄘㄞˇ) ⒈ ?摘取:采擷。采花。采摘。采制。 ⒉ ?開采:采煤。采礦。 ⒊ ?選取,?。翰稍L(搜集尋訪)。采納(接受意見)。采集。采購。采寫。 ⒋ ?神采,神色,精神:神采。精采。 ⒌ ?同“彩”。 ⒍ ?〔采采〕盛多的樣子。 ⒎ ?古代指官。 其他字義 采(埰) cài(ㄘㄞˋ) ⒈ ?〔采地〕古代卿大夫的封地。亦稱“采邑”。 異體字 彩 睬 綵 啋 埰 寀 採 菜 宷 漢英互譯 pick、cull、pluck 造字法 會意 English collect, gather; |
符采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符采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