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祆
- 拼音huǒ xiān
- 注音ㄏㄨㄛˇ ㄒ一ㄢ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火祆[ huǒ xiān ]
⒈ ?即瑣羅亞斯德教。該教最初流行于伊朗和中亞細亞一帶,南北朝時傳入我國后稱“火祆教”或“火祆”,以火為善和光明的代表,以禮拜“圣火”為主要儀式。
引證解釋
⒈ ?即瑣羅亞斯德教。該教最初流行于 伊朗 和 中亞細亞 一帶,南北朝時傳入我國后稱“火祆教”或“火祆”,以火為善和光明的代表,以禮拜“圣火”為主要儀式。
引《舊唐書·西戎傳·波斯》:“﹝ 波斯國 ﹞俗事天地、日月、水火諸神, 西域 諸胡事火祆者,皆詣 波斯 受法焉。”
《新唐書·百官志一》:“兩京及 磧西 諸州火祆,歲再祀,而禁民祈祭?!?/span>
火祆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祆 | xiān | 礻 | 8畫 | 基本字義 祆 xiān(ㄒ一ㄢ) ⒈ ?〔祆教〕拜火教,波斯人瑣羅亞斯特所創(chuàng)立,崇拜火,今印度、伊朗還有信徒。 造字法 形聲:從礻、天聲 English Ormazda, god of the Zoroastrians; extended to god of the Manicheans |
火 | huǒ | 火 | 4畫 | 基本字義 火 huǒ(ㄏㄨㄛˇ) ⒈ ?燃燒,物質(zhì)燃燒時所發(fā)出的光和焰:火力?;馉T?;鹪??;鹧妗熁?。火中取栗(喻為別人冒險出力,而自己吃虧上當,毫無所獲)。 ⒉ ?緊急:火速。十萬火急。 ⒊ ?指槍炮彈藥等:火藥。火炮。 ⒋ ?發(fā)怒,怒氣:火暴。火性。 ⒌ ?中醫(yī)指發(fā)炎、紅腫、煩躁等的病因:肝火。毒火攻心。 ⒍ ?形容紅色的:火紅?;鹜取?⒎ ?古代軍隊組織,一火十個人。 ⒏ ?姓。 異體字 夥 灬 煷 漢英互譯 ammunition、anger、fire、urge |
火祆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火祆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