隸體
- 拼音lì tǐ
- 注音ㄌ一ˋ ㄊ一ˇ
- 繁體隸體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隸體[ lì tǐ ]
⒈ ?書體的一種。即隸書。
引證解釋
⒈ ?書體的一種。即隸書。參見“隸書”。
引《魏書·術(shù)藝傳·江式》:“皇魏 承百王之季,紹五運之緒,世易風移,文字改變,篆形謬錯,隸體失真?!?br />明 張鼎思 《<路史·前紀后紀>序》:“是書字多隸體,而傳寫既久,舛譌亦甚?!?/span>
隸體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體 | tǐ tī | 亻 | 7畫 | 基本字義 體(體) tǐ(ㄊ一ˇ) ⒈ ?人、動物的全身:身體。體重。體溫。體質(zhì)。體征(醫(yī)生在檢查病人時所發(fā)現(xiàn)的異常變化)。體能。體貌。體魄(體格和精力)。體育。體無完膚。 ⒉ ?身體的一部分:四體。五體投地。 ⒊ ?事物的本身或全部:物體。主體。群體。 ⒋ ?物質(zhì)存在的狀態(tài)或形狀:固體。液體。體積。 ⒌ ?文章或書法的樣式、風格:體裁(文學作品的表現(xiàn)形式,可分為詩歌,散文,小說,戲劇等)。文體(文章的體裁,如“騷體”、 |
隸 | lì | 隸 | 8畫 | 基本字義 隸(隸) lì(ㄌ一ˋ) ⒈ ?附屬,屬于:隸屬。配隸(從屬)。直隸中央。 ⒉ ?封建時代的衙役:隸卒。皂隸。徒隸。 ⒊ ?舊時地位低下而被奴役的人:奴隸。隸仆。 ⒋ ?隸書,漢字的一種書體,由篆書簡化演變而成:隸書。隸字。漢隸。 異體字 肄 逮 隸 隷 造字法 原為形聲 English subservient; servant; KangXi radical 171 |
隸體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隸體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