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丞
- 拼音wǔ chéng
- 注音ㄨˇ ㄔㄥˊ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五丞[ wǔ chéng ]
⒈ ?亦作“五承”。指禹的五位賢佐:益、稷、皋陶、垂、契。泛指賢臣。
引證解釋
⒈ ?亦作“五承”。
⒉ ?指 禹 的五位賢佐:益、稷、皋陶、垂、契。
引《戰(zhàn)國策·齊策四》:“堯 有九佐, 舜 有七友, 禹 有五丞?!?br />鮑彪 注:“《楚辭》,八師三后外,有 益、稷、皋陶、垂 契?!?/span>
⒊ ?泛指賢臣。
引南朝 梁 丘遲 《答舉秀才啟》:“方今八友盈庭,五承在幄。”
五丞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五 | wǔ | 二 | 4畫 | 基本字義 五 wǔ(ㄨˇ) ⒈ ?數(shù)名,四加一(在鈔票和單據(jù)上常用大寫“伍”代):五彩。五官。五谷。五金。五代(中國朝代名,后梁、后唐、后晉、后漢、后周先后在中原建立政權(quán)的時(shí)期)。五帝(中國傳說中的五個(gè)帝王,通常指黃帝、顓頊、帝嚳、唐堯、虞舜)。五毒(指蝎、蛇、蜈蚣、壁虎、蟾蜍)。五行(指金、木、水、火、土)。五嶺(指越城嶺,都龐嶺,萌渚嶺、騎田嶺、大庾嶺)。五岳(指東岳泰山、西岳華山、南岳衡山、北岳恒山和 |
丞 | chéng | 一 | 6畫 | 基本字義 丞 chéng(ㄔㄥˊ) ⒈ ?幫助,輔佐:丞相(古代輔佐帝王治理國家大事的統(tǒng)率百官的最高大臣)。 ⒉ ?封建時(shí)代輔佐主要官員做事的官吏:府丞??h丞。 ⒊ ?古同“承”,秉承。 異體字 ? 拯 造字法 會(huì)意 English assist, aid, rescue |
五丞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五丞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