訶子
- 拼音hē zǐ
- 注音ㄏㄜ ㄗˇ
- 繁體訶子
- 詞性名詞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訶子[ hē zǐ ]
⒈ ?即訶梨勒。植物名。常綠喬木。產(chǎn)印度、緬甸以及我國的南部,果實可入藥。婦女的飾物。抹胸之類。
引證解釋
⒈ ?即訶梨勒。植物名。常綠喬木。產(chǎn) 印度、緬甸 以及我國的南部,果實可入藥。參見 明 李時珍 《本草綱目·木二·訶黎勒》。
引《佛說四十二章經(jīng)》:“佛言:吾視王侯之位如塵隙,視金玉之寶如瓦礫,視紈素之服如弊帛,視大千世界如一訶子?!?br />宋 梅堯臣 《依韻和吳正仲赤目見寄》:“金箆舊説在,訶子古方磨。”
⒉ ?婦女的飾物。抹胸之類。 宋 高承 《事物紀(jì)原·衣裘帶服·訶子》:“本自 唐明皇 楊貴妃 作之,以為飾物。
引貴妃 私 安祿山,以后頗無禮,因狂悖,指爪傷 貴妃 胸乳間,遂作訶子之飾以蔽之。”
元 劉致 《折桂令·疏齋同賦木犀》曲:“貼體衫兒淡黃,掩胸訶子金裝。”
清 李伯元 《南亭筆記》卷七:“集諸妓裸其上體,著紅訶子。”
國語辭典
訶子[ hē zǐ ]
⒈ ?訶梨勒的別名。參見「訶梨勒」條。
⒉ ?婦女遮掩胸部的飾物,相傳始用于楊貴妃。
引宋·高承《事物紀(jì)原·卷三·訶子》:「貴 妃私安祿山,之后頗無禮,因狂悖,指爪傷貴妃胸乳間,遂作訶子之飾以蔽之。」
訶子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子 | zǐ | 子 | 3畫 | 基本字義 子 zǐ(ㄗˇ) ⒈ ?古代指兒女,現(xiàn)專指兒子:子女。子孫。子嗣。子弟(后輩人,年輕人)。 ⒉ ?植物的果實、種子:菜子。瓜子兒。子實。 ⒊ ?動物的卵:魚子。蠶子。 ⒋ ?幼小的,小的:子雞。子畜。子城。 ⒌ ?小而硬的顆粒狀的東西:子彈( dàn )。棋子兒。 ⒍ ?與“母”相對:子金(利息)。子母扣。子音(輔音)。 ⒎ ?對人的稱呼:男子。妻子。士子(讀書人)。舟子(船夫)。才子。 ⒏ ?古代對人的尊稱;稱老師或稱有道德 |
訶 | hē | 讠 | 7畫 | 基本字義 訶(訶) hē(ㄏㄜ) ⒈ ?〔訶子〕常綠喬木,果實像橄欖,可入藥。亦稱“藏( zāng )青果”。 ⒉ ?同“呵”。 異體字 訶 ? English scold loudly, curse, abuse |
訶子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訶子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