流火
- 拼音liú huǒ
- 注音ㄌ一ㄡˊ ㄏㄨㄛˇ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流火[ liú huǒ ]
⒈ ?絲蟲病。
英filariasis;
⒉ ?丹毒。
英erysipelas on the leg;
引證解釋
⒈ ?火指大火星(即心宿)。夏歷五月的黃昏,火星在中天,七月的黃昏,星的位置由中天逐漸西降。后多借指農(nóng)歷七月暑漸退而秋將至之時(shí)。
引《詩·豳風(fēng)·七月》:“七月流火,九月授衣?!?br />孔穎達(dá) 疏:“於七月之中,有西流者,是火之星也,知是將寒之漸?!?br />晉 潘岳 《秋興賦》:“聽離鴻之晨吟兮,望流火之餘景?!?br />唐 劉言史 《立秋》詩:“茲晨戒流火,商飈早已驚?!?br />清 周亮工 《同張林宗先生秋郊坐月》詩:“流火初驚序,閒園報(bào)早秋?!?/span>
⒉ ?相傳 周武王 伐 紂,渡 孟津,有白魚入王舟,有火覆蓋 武王 帷幕,變?yōu)槌酁躏w去。見《史記·周本紀(jì)》。后用“流火”指為王朝勃興之典。
引《南齊書·祥瑞志》:“夫流火赤雀,實(shí)紀(jì) 周 祚,雕云素靈,發(fā)祥 漢 氏, 光武 中興,皇符為盛, 魏 膺 當(dāng)涂 之讖, 晉 有石瑞之文,史筆所詳,亦唯舊矣?!?br />唐 柳宗元 《為王京兆皇帝即位禮畢賀表》:“周王 謝流火之符,《魯史》愧書云之典,食毛含齒,歡抃無窮?!?br />《宋史·禮志十一》:“昔者流火開祥, 周發(fā) 薦 文王 之號(hào);黃星應(yīng)運(yùn), 曹丕 揚(yáng) 魏祖 之功?!?/span>
⒊ ?丹毒的俗稱。
引《醫(yī)宗金鑒·雜病心法要訣·痹病總括》“風(fēng)勝行痹痛”注:“其風(fēng)邪勝者,其痛流走,故曰行痹……近世曰痛風(fēng),曰流火,曰歷節(jié)風(fēng),皆行痹之俗名也?!?br />阿英 《敵后日記·一九四二年八月五日》:“晨 厚康 來告, 毅兒 ‘流火’又發(fā)?!?/span>
國語辭典
流火[ liú huǒ ]
⒈ ?流,星宿西沉。流火指心星。語出后借指農(nóng)歷七月。
引《詩經(jīng)·豳風(fēng)·七月》:「七月流火,九月授衣?!?/span>
⒉ ?中醫(yī)上指發(fā)生于小腿部分的丹毒,多因濕火下流而引起。
⒊ ?風(fēng)痹的別名。參見「風(fēng)痹」條。
流火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流 | liú | 氵 | 10畫 | 基本字義 流 liú(ㄌ一ㄡˊ) ⒈ ?液體移動(dòng):流水。流汗。流血。流淚。流程。流瀉。流質(zhì)。流水不腐。汗流浹背。隨波逐流(隨著波浪起伏,跟著流水漂蕩,喻沒有主見,隨著潮流走)。 ⒉ ?像水那樣流動(dòng)不定:流轉(zhuǎn)( zhuǎn )。流通。流寇。流浪。流離。流散。流失。流沙。流露。流螢。 ⒊ ?傳播:流言。流傳。流芳。流弊。流毒。流行( xíng )。 ⒋ ?指江河的流水:河流。江流。溪流。激流。奔流。 ⒌ ?像水流的東西:氣流。暖流。電流。 ⒍ |
火 | huǒ | 火 | 4畫 | 基本字義 火 huǒ(ㄏㄨㄛˇ) ⒈ ?燃燒,物質(zhì)燃燒時(shí)所發(fā)出的光和焰:火力?;馉T?;鹪础;鹧?。煙火?;鹬腥±酰ㄓ鳛閯e人冒險(xiǎn)出力,而自己吃虧上當(dāng),毫無所獲)。 ⒉ ?緊急:火速。十萬火急。 ⒊ ?指槍炮彈藥等:火藥?;鹋?。 ⒋ ?發(fā)怒,怒氣:火暴?;鹦?。 ⒌ ?中醫(yī)指發(fā)炎、紅腫、煩躁等的病因:肝火。毒火攻心。 ⒍ ?形容紅色的:火紅?;鹜?。 ⒎ ?古代軍隊(duì)組織,一火十個(gè)人。 ⒏ ?姓。 異體字 夥 灬 煷 漢英互譯 ammunition、anger、fire、urge |
流火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流火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