七觀
- 拼音qī guān
- 注音ㄑ一 ㄍㄨㄢ
- 繁體七觀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七觀[ qī guān ]
⒈ ?儒家稱《尚書》可供借鑒的七個方面?!渡袝髠鳌肪砦澹骸傲妒摹房梢杂^義,五《誥》可以觀仁,《甫刑》可以觀誡,《洪范》可以觀度,《禹貢》可以觀事,《皋陶謨》可以觀治,《堯典》可以觀美?!薄犊讌沧印ふ摃芬嗵帷捌哂^”,但內(nèi)容、次序與《尚書大傳》略有不同。
⒉ ?辭賦篇名。元袁桷作。見“七觀帖”。
引證解釋
⒈ ?儒家稱《尚書》可供借鑒的七個方面。
引《尚書大傳》卷五:“六《誓》可以觀義,五《誥》可以觀仁,《甫刑》可以觀誡,《洪范》可以觀度,《禹貢》可以觀事,《皋陶謨》可以觀治,《堯典》可以觀美。”
《孔叢子·論書》亦提“七觀”,但內(nèi)容、次序與《尚書大傳》略有不同。 南朝 梁 劉勰 《文心雕龍·宗經(jīng)》:“《易》張十翼,《書》標七觀?!?/span>
⒉ ?辭賦篇名。 元 袁桷 作。見“七觀帖”。
國語辭典
七觀[ qī guān ]
⒈ ?《尚書》可供借鏡的七種好處。從〈六誓〉可以觀義,〈五誥〉可以觀仁,〈甫刑〉可以觀誡,〈洪范〉可以觀度,〈禹貢〉可以觀事,〈皋陶〉可以觀治,〈堯典〉可以觀美。此即七觀。
引南朝梁·劉勰《文心雕龍·宗經(jīng)》:「于是《易》張十翼,《書》標七觀。」
七觀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七 | qī | 一 | 2畫 | 基本字義 七 qī(ㄑ一) ⒈ ?數(shù)名,六加一(在鈔票和單據(jù)上常用大寫“柒”代)。 ⒉ ?文體名,或稱“七體”,為賦體的另一種形式。 ⒊ ?舊時人死后每隔七天一祭,共七次,稱“做七”。 異體字 柒 漢英互譯 seven 造字法 會意 English seven |
觀 | guān guàn | 見 | 6畫 | 基本字義 觀(觀) guān(ㄍㄨㄢ) ⒈ ?看,察看:觀看。觀止(贊嘆所看到的事物極端完美,無以復加)。觀風(a.暗中察看動靜,以定行止;b.觀察民間風俗習慣,生活狀態(tài))。觀陣。觀賞。觀察。觀感。參觀。 ⒉ ?看到的景象或樣子:觀瞻(a.事物的外觀、景象及其留給人們的印象;b.注視,瞻望)。大觀。奇觀。 ⒊ ?對事物的看法、認識:觀點。觀念。主觀??陀^。世界觀。 其他字義 觀(觀) guàn(ㄍㄨㄢˋ) ⒈ ?道教的廟宇:白云 |
七觀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七觀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