把笏
- 拼音bǎ hù
- 注音ㄅㄚˇ ㄏㄨˋ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把笏[ bǎ hù ]
⒈ ?持笏。指做官。
引證解釋
⒈ ?持笏。指做官。
引金 元好問 《送王亞夫舉家歸許昌》詩(shī):“前途兀兀黑於漆,昨日把笏今扶犂?!?/span>
把笏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笏 | hù | 竹 | 10畫 | 基本字義 笏 hù(ㄏㄨˋ) ⒈ ?古代大臣上朝拿著的手板,用玉、象牙或竹片制成,上面可以記事:朝( cháo )笏。“京兆尹鄭叔則,怫然曳笏卻立”。 異體字 漢英互譯 scepter 造字法 形聲:從竹、勿聲 English tablet held by someone having authority |
把 | bǎ bà | 扌 | 7畫 | 基本字義 把 bǎ(ㄅㄚˇ) ⒈ ?拿,抓?。喊丫疲弥票0淹妫弥p玩)。 ⒉ ?控制,掌握:把握。把舵。 ⒊ ?看守:把守。把門兒。 ⒋ ?自行車、手推車等的手柄:車把。 ⒌ ?可以用手拿的小捆:秫秸把兒。 ⒍ ?專權(quán),一手獨(dú)攬:把持大權(quán)。 ⒎ ?從后托起小孩兩腿使之大小便的動(dòng)作:把尿。 ⒏ ?介詞,義為拿,處置,致使:你能把他怎么樣。 ⒐ ?量詞。 ⒑ ?結(jié)盟:拜把子。把兄弟。 其他字義 把 bà(ㄅㄚˋ) ⒈ ?物體上便于手拿的部分 |
把笏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把笏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