鼎鐘
- 拼音dǐng zhōng
- 注音ㄉ一ㄥˇ ㄓㄨㄥ
- 繁體鼎鐘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鼎鐘[ dǐng zhōng ]
⒈ ?見“鼎鐘”。
引證解釋
⒈ ?見“鼎鐘”。亦作“鼎鐘”。鼎與鐘。古代鐘鼎上刻銘文,以旌有功者。有時(shí)即借指功業(yè)。
引《三國志·魏志·陳思王植傳》:“每覽史籍,觀古忠臣義士,出一朝之命,以徇國家之難,身雖屠裂,而功銘著於鼎鐘,名稱垂於竹帛,未嘗不拊心而嘆息也。”
宋 葉適 《祭韓子師尚書文》:“所可寃者,天與魁杰;既墮鼎鐘,人共埋沒?!?br />元 辛文房 《唐才子傳·唐求》:“值三靈改卜,絶念鼎鐘,放曠疎逸,出處悠然,人多不識(shí)。”
明 汪廷訥 《種玉記·乘訪》:“兒今別去遠(yuǎn)從戎,指日勛庸建鼎鐘?!?/span>
國語辭典
鼎鐘[ dǐng zhōng ]
⒈ ?家廟必備的器具。器上通??逃秀懝τ浀碌奈淖帧R沧鳌付︾姟?。
引《三國志·卷一九·魏書·陳思王植傳》:「以徇國家之難,身雖屠裂,而功銘著于鼎鐘,名稱垂于竹帛。」
鼎鐘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鐘 | zhōng | 钅 | 9畫 | 基本字義 鐘(鐘、鍾) zhōng(ㄓㄨㄥ) ⒈ ?金屬制成的響器,中空,敲時(shí)發(fā)聲:警鐘。編鐘(古代樂器。把一系列銅制的鐘掛在木架上組成,用小木槌擊奏。各時(shí)代形制大小不一,枚數(shù)也不同)。鐘鼎(古銅器總稱,上面銘刻文字)。 ⒉ ?計(jì)時(shí)的器具:鐘表(鐘和表的總稱)。座鐘。鐘鳴漏盡(晨鐘已鳴,夜漏將盡。喻年屆遲幕)。 ⒊ ?指某個(gè)一定的時(shí)間,小時(shí):鐘頭(小時(shí),如“開了一個(gè)鐘鐘的會(huì)”)。 ⒋ ?杯子。 ⒌ ?集中,專一:鐘情(感情專 |
鼎 | dǐng | 鼎 | 12畫 | 基本字義 鼎 dǐng(ㄉ一ㄥˇ) ⒈ ?古代烹煮用的器物,一般是三足兩耳:銅鼎。鼎食(列鼎而食,指豪侈生活)。鼎鑊。 ⒉ ?鍋:鼎罐。鼎鍋。 ⒊ ?古代視為立國的重器,是政權(quán)的象征:鼎彝。九鼎。定鼎。問鼎。鼎祚(國運(yùn))。 ⒋ ?象征三方并立、互相對(duì)峙:鼎峙。鼎足之勢。 ⒌ ?大:鼎族。鼎臣。鼎力支持。 ⒍ ?正當(dāng),正在:鼎盛( shèng )。 異體字 ? 鐤 鼑 ? 漢英互譯 an ancient cooking vessel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large, three-legged bronze caldron |
鼎鐘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鼎鐘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