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庶
- 拼音sān shù
- 注音ㄙㄢ ㄕㄨˋ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三庶[ sān shù ]
⒈ ?唐玄宗廢太子瑛、鄂王瑤、光王琚為庶人,時稱“三庶”。
引證解釋
⒈ ?唐玄宗 廢太子 瑛、鄂王 瑤、光王 琚 為庶人,時稱“三庶”。
引唐 劉肅 《大唐新語·懲戒》:“李林甫 秉政,陰中計於 武妃,將立其子以自固, 武妃 亦結(jié)之,乃先黜 九齡,而廢太子。太子同 鄂王 瑤、光王 琚 同日并命,海內(nèi)痛之,號為三庶?!?br />宋 楊萬里 《涪溪賦》:“觀其一過不父,日殺三庶,其人紀(jì)有不斁矣夫!”
三庶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庶 | shù | 廣 | 11畫 | 基本字義 庶 shù(ㄕㄨˋ) ⒈ ?眾多:庶務(wù)。庶物。庶績。富庶。 ⒉ ?平民,百姓:庶民。庶人。黎庶。 ⒊ ?宗法制度下家庭的旁支,與“嫡”相對:庶子(妾生的兒子)。庶母(嫡出子女稱父親的妾)。庶姓(古代稱與帝王沒有親屬關(guān)系的異姓諸侯)。 ⒋ ?表示希望發(fā)生或出現(xiàn)某事,進行推測;但愿,或許:“庶竭駑鈍,攘除奸兇”。庶免于難。庶幾(a.也許可以,表示希望;b.近似,差不多;c.舊指賢者)。庶乎可行。 異體字 庻 謶 遮 漢 |
三 | sān | 一 | 3畫 | 基本字義 三 sān(ㄙㄢ) ⒈ ?數(shù)名,二加一(在鈔票和單據(jù)上常用大寫“叁”代):三維空間。三部曲。三國(中國朝代名)。 ⒉ ?表示多次或多數(shù):三思而行。三緘其口。 異體字 叁 參 弎 漢英互譯 three 造字法 指事 English three |
三庶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三庶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