掾史
- 拼音yuàn shǐ
- 注音ㄩㄢˋ ㄕˇ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掾史[ yuàn shǐ ]
⒈ ?官名。漢以后中央及各州縣皆置掾史,分曹治事。多由長官自行辟舉。唐宋以后,掾史之名漸移于胥吏。
引證解釋
⒈ ?官名。 漢 以后中央及各州縣皆置掾史,分曹治事。多由長官自行辟舉。 唐 宋 以后,掾史之名漸移于胥吏。
引《后漢書·百官志一》:“﹝太尉﹞掾史屬二十四人?!?br />《西京雜記》卷二:“買臣 至郡,引﹝ 錢勃 ﹞為上客,尋遷為掾史。”
清 邵長蘅 《閻典史傳》:“應(yīng)元(閻應(yīng)元 )起掾史,官京倉大使。”
掾史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掾 | yuàn | 扌 | 12畫 | 基本字義 掾 yuàn(ㄩㄢˋ) ⒈ ?原為佐助的意思,后為副官佐或官署屬員的通稱:掾史。掾吏。掾?qū)?。掾佐?造字法 形聲 English a general designation of officials |
史 | shǐ | 口 | 5畫 | 基本字義 史 shǐ(ㄕˇ) ⒈ ?自然界和人類社會(huì)的發(fā)展過程,亦指記述、研究這些的文字和學(xué)科:歷史。通史。斷代史。近代史。世界史。文學(xué)史。史詩。史部(古代圖書分類的一大部類,包括各類歷史著作)。史壇。史評(píng)。史前(沒有書面記錄的遠(yuǎn)古)。史不絕書。 ⒉ ?古代掌管記載史事的官:太史。內(nèi)史。 ⒊ ?古代官職:刺史。御史。 ⒋ ?姓。 異體字 ? 漢英互譯 history 造字法 會(huì)意 English history, chronicle, annals |
掾史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掾史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