磔禳
- 拼音zhé ráng
- 注音ㄓㄜˊ ㄖㄤˊ
- 詞性暫無(wú)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(wú)組合信息
詞語(yǔ)解釋
磔禳[ zhé ráng ]
⒈ ?亦作“磔攘”。
⒉ ?謂分裂牲體祭神以除不祥。
引證解釋
⒈ ?亦作“磔攘”。謂分裂牲體祭神以除不祥。
引《呂氏春秋·季春》:“國(guó)人儺,九門(mén)磔禳,以畢春氣。”
高誘 注:“命國(guó)人儺,索宮中區(qū)隅幽闇之處,擊鼓大呼,驅(qū)逐不祥,如今之正歲逐除是也。九門(mén),三方九門(mén)也。嫌非王氣所在,故磔犬羊以禳木氣盡之,故曰以畢春氣也?!?br />宋 蘇軾 《賀正啟》:“伏以葦桃在戶(hù),磔禳以餞餘寒?!?br />清 龔自珍 《為家大人丙辰同年祭江西巡撫陽(yáng)湖吳公文》:“方下車(chē)而矢磔攘兮,三歲撻而垂效?!?/span>
磔禳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(huà)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磔 | zhé | 石 | 15畫(huà) | 基本字義 磔 zhé(ㄓㄜˊ) ⒈ ?古代分裂牲體以祭神。 ⒉ ?古代一種酷刑,把肢體分裂:磔刑。 ⒊ ?漢字筆形之一,即“捺( nà )”。 異體字 矺 厇 造字法 形聲:從石、桀聲 English to dismember, tear apart; downward stroke slanting right |
禳 | ráng | 礻 | 21畫(huà) | 基本字義 禳 ráng(ㄖㄤˊ) ⒈ ?祈禱消除災(zāi)殃:禳解。禳災(zāi)。 造字法 形聲:從礻、襄聲 English pray or sacrifice, exorcise |
磔禳的近義詞
- 暫無(wú)近義詞信息
磔禳的反義詞
- 暫無(wú)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