枹鼓
- 拼音fú gǔ
- 注音ㄈㄨˊ ㄍㄨˇ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枹鼓[ bāo gǔ ]
⒈ ?鼓槌和鼓。
⒉ ?指戰(zhàn)鼓。
⒊ ?指報警之鼓。
⒋ ?喻指軍旅。
引證解釋
⒈ ?鼓槌和鼓。
引《漢書·李尋傳》:“故古之王者,尊天地,重陰陽,敬四時,嚴月令。順之以善政,則和氣可立致,猶枹鼓之相應(yīng)也?!?br />顏師古 注:“枹,擊鼓之椎也?!?/span>
⒉ ?指戰(zhàn)鼓。
引《國語·齊語》:“執(zhí)枹鼓立於軍門,使百姓皆加勇焉。”
《史記·司馬穰苴列傳》:“將受命之日則忘其家,臨陣約束則忘其親,援枹鼓之急則忘其身?!?br />《續(xù)資治通鑒·宋仁宗嘉祐六年》:“﹝ 王凱 ﹞至臨陣援枹鼓,毅然不少假?!?br />清 戴名世 《崇禎癸未榆林城守紀略》:“受國厚恩,敢不執(zhí)槖鞬援枹鼓以效死?”
⒊ ?指報警之鼓。
引《漢書·張敞傳》:“﹝ 張敞 ﹞窮治所犯,或一人百餘發(fā),盡行法罰。由是桴鼓稀鳴,市無偷盜,天子嘉之?!?br />《后漢書·酷吏傳·董宣》:“﹝ 董宣 ﹞后特徵為 洛陽 令……由是搏擊豪強,莫不震慄。京師號為‘臥虎’。歌之曰:‘枹鼓不鳴 董少平?!?br />宋 陳師道 《代謝西川提點刑獄表》:“家有刑書,知而不犯,地為沃野,富以無求。囹圄屢空,枹鼓幾困?!?/span>
⒋ ?喻指軍旅。
引漢 揚雄 《解嘲》:“叔孫通 起於枹鼓之間,解甲投戈,遂作君臣之儀?!?/span>
國語辭典
枹鼓[ fū gǔ ]
⒈ ?古代戰(zhàn)陣所用的鼓,后為軍陣的代詞。
引《史記·卷六十四·司馬穰苴傳》:「將受命之日 則忘其家,臨軍約束則忘其親,援枹鼓之急則忘其身?!?/span>
⒉ ?盜案發(fā)生時用來警眾的工具。
引《漢書·卷七十六·張敞傳》:「由是枹鼓稀鳴,市無偷盜,天子嘉之。」
⒊ ?鼓槌和鼓。
引《漢書·卷七十五·李尋傳》:「順之以善政,則和氣可立致,猶枹鼓之相應(yīng)也?!?/span>
枹鼓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鼓 | gǔ | 鼓 | 13畫 | 基本字義 鼓 gǔ(ㄍㄨˇ) ⒈ ?打擊樂器,圓柱形,中空,兩頭蒙皮:鼓樂( yuè )。鼓角( jiǎo )。大鼓。 ⒉ ?形狀、聲音、作用像鼓的:耳鼓。石鼓。 ⒊ ?敲擊或拍打使發(fā)出聲音:鼓吹。鼓噪。 ⒋ ?發(fā)動,使振作起來:鼓勵。鼓動。鼓舞。一鼓作氣。 ⒌ ?高起,凸出:鼓包。鼓脹。 ⒍ ?古代夜間擊鼓以報時,一鼓即一更。 異體字 皷 鼔 皼 漢英互譯 beat、drum、kettle、tambour 相關(guān)字詞 飽、癟、泄 造字法 會意 English drum; beat, top, strike |
枹 | bāo fú | 木 | 9畫 | 基本字義 枹 bāo(ㄅㄠ) ⒈ ?落葉喬木,種子可提取淀粉,樹皮可制栲膠。亦稱“小橡樹”。 其他字義 枹 fú(ㄈㄨˊ) ⒈ ?同“桴”。 異體字 造字法 形聲:從木、包聲 English drumstick |
枹鼓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枹鼓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