歧趨
- 拼音qí qū
- 注音ㄑ一ˊ ㄑㄨ
- 繁體歧趨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歧趨[ qí qū ]
⒈ ?亦作“歧趣”。
⒉ ?不同的趨向。
引證解釋
⒈ ?亦作“歧趣”。不同的趨向。
引清 曾國藩 《復(fù)陳虎臣書》:“若習(xí)靜以涵養(yǎng)此心,則即《大學(xué)》所云定靜安慮者,又何歧趨之有。”
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《辛亥革命·蘇報(bào)案·蘇報(bào)鼓吹革命清方檔案》:“所有學(xué)堂條規(guī),并著督飭認(rèn)真整頓,力挽澆風(fēng)。以期經(jīng)正民興,勿誤歧趣。”
孫中山 《臨時(shí)大總統(tǒng)就職宣言》:“行動(dòng)既一,決無歧趨。”
歧趨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歧 | qí | 止 | 8畫 | 基本字義 歧 qí(ㄑ一ˊ) ⒈ ?岔道,偏離正道的小路:歧途(岔道,喻錯(cuò)誤的道路,如“誤入歧歧”)。 ⒉ ?不相同,不一致:歧義。歧視。 異體字 岐 ? 枝 跂 漢英互譯 branch、divergent、fork 造字法 形聲:從止、支聲 English fork of road; branching off |
趨 | qū cù | 走 | 12畫 | 基本字義 趨(趨) qū(ㄑㄨ) ⒈ ?快走:趨走。趨進(jìn)。趨前。趨奉。趨翔(快走像鳥展翅飛翔)。趨炎附勢(奔走于權(quán)貴,依附有權(quán)勢的人)。趨之若鶩(像野鴨子一樣成群地爭著去,含貶義)。 ⒉ ?歸向,情勢向著某方面發(fā)展:趨向。趨勢。大勢所趨。 ⒊ ?鵝或蛇伸頭咬人。 ⒋ ?追求,追逐:趨時(shí)(追求時(shí)髦)。趨利。趨光性。 其他字義 趨(趨) cù(ㄘㄨˋ) ⒈ ?古同“促”,催促;急速。 異體字 趨 趍 漢英互譯 hasten、hurry、tend to become、ten |
歧趨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歧趨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